267394298_m

古典,顧名思義,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典籍。因此,記載的文字和現今所用肯定有所差異,加上艱澀無趣的既定印象,讓現在多數的人是敬謝不敏,自動關起通往古典之門,台灣如此,日本亦如是。然而,被冠之以「古典」的書籍真的毫無趣味可言嗎?以前曾聽國文老師說:「隨著年紀增長,便能慢慢體會古典中的意義和文字之美。」其實,除了年紀增長、歷練足夠之外,還有另一條捷徑能更快進入古典的世界,那就是先從改編的作品入門。

2005年,一位英國出版人發起「新編世界神話」計畫,32國的34家出版社聯手行動,集結各國的名作家重新改寫古老神話。曾奪下多項文學獎項的桐野夏生便代表日本執行這項任務,由日本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書籍《古事記》中找尋靈感,改編成易讀性高、趣味盎然的絕美神話《女神記》。

從《古事記》到《女神記》

《古事記》編成於西元712年,時值奈良時代初期,由當時的著名學者、曾參與《日本書紀》編集的太安萬侶(太安万侶,?-元正天皇723)受元明天皇之命,將稗田阿禮(稗田阿礼,生卒年不詳)誦習之流傳於皇室貴族間的帝紀(帝紀。皇室系譜、帝位繼承的紀錄)和舊辭(旧辞。傳誦於皇室貴族間的神話故事等,亦稱「本辞」)編撰而成。從書名看來,可以得知《古事記》所記其實就是古時候──從神代到推古天皇──的事情;構成上,分為序文、上卷(神代之卷)、中卷(人代之卷)和下卷(人代之卷);記錄的文字上,全書以漢字寫成,除了序文之外,本文皆採變體漢文──漢字的音和義交雜使用──記述,而人名和歌謠則以一字一音式的「萬葉假名」(万葉仮名)式表記;至於成書目的,諸家學者多認為是為了強化天皇的權威性,證明並合理化天皇之配的正當性。

由此來看,《古事記》的性質猶如政治宣傳文宣,其內容或許會使人以為如嚼蠟紙般生硬無味;實際上,雖然被列為「史書」,但當中包含神話、說話(流傳於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如: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和歌謠等,是文學性極高的史書。特別是上卷的部分,便記載著從天地創始之初到首位天皇神武天皇誕生前,包括伊邪那岐神(伊弉諾尊/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神(伊弉冉尊/伊邪那美命)在內的神話故事,桐野夏生的《女神記》即取材於此。

女神,所指的是伊邪那美神。桐野夏生在書中藉由16歲時早夭的巫女波間之口,以回憶的形式娓娓道出伊邪那美神和伊邪那岐神之間的愛怨情仇,並輔以波間自身相似的經歷,兩兩相扣,交織出一則淒美且令人嘆息的愛情神話。

《女神記》中的女性

從書名和上述的簡介來看,不難理解《女神記》其實是以女性的視點寫成,並以女性在愛情中的面貌為主要敘述內容。故事中有兩位主要的女性角色,分別為女神伊邪那美神和敘事者「我」,即波間。伊邪那美神和波間,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神,一位是生於人間、長於人間的人,兩人的身分可說是南轅北轍,然而在愛情中所面臨的問題卻十分相似。

先從女性在本書中的位置說起。就一般的傳統觀念來說,女性無論在社會或家庭中,地位比男性低下,但是《女神記》對女性的設定並非如此。在波間生長的海蛇島上,女性主祭祀,因此大巫女一職在島上是絕對不可欠缺的。除了祭祀之外,女性還要負責為出門討海為生的男人祈禱、抓海蛇等工作,而島上神聖的禁地也只有成年女性得以進入。由此來看,當時的女性在社會地位上,不管是否高於男性,至少絕非卑微低下的存在。

特別是在負責祭祀的巫女家族中,女性更是極為重要的存在。真人所屬的海龜家,原本和波間所屬的海蛇家一樣,都是代代相傳的巫女家族,但是,在真人的母親一連生下七名男嬰,當中有四人不幸夭折之後,海龜家便被島上的居民視為受詛咒的一家。因此,不僅真人無法像島上其他男人一樣出海工作,他們一家還遭受排擠,所有人都不允許和他們說話。這樣的社會背景在我們看來定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多數人仍信奉著生男以延續香火的傳統觀念,居然會有人因生男而受懲罰。

那麼,在愛情中的女性又是什麼面貌?無奈接受宿命安排,成為效命於幽冥之國的波間,戀上遭排擠的真人。一人被視為不潔,一人被認為受詛咒,兩人在島上的處境是同病相憐,因此便互相扶持、互相吸引。於是,在真人的帶領之下,兩人不斷企圖打破禁忌:食用大巫女吃剩的食物、偷偷相會,甚至發生不被允許的肉體關係,最後還計畫逃離小島,到遙遠的大和謀生。對於可能遭受的懲罰,真人總是堅定不移地向波間說:「我一定會保護妳,」或是「如果真有懲罰,那也是由我來承受,妳放心吧。」縱使女性的社會地位不輸男性,但顯然在愛情底下,女性還是依附著男性,受男性的堅強來保護。

然而,也許正如波間所說:「伊邪那美神遭受的考驗,也正是世間女子的遭遇。」波間到底還是遭到真人的背叛,在一同逃離小島之時,被真人狠心殺害。另一方面,女神伊邪那美神在和男神伊邪那岐神共同生產、創造出萬物之時,不幸因產下火神,嚴重燒傷致死。為了見伊邪那美神一面,伊邪那岐神獨自來到黃泉之國,卻在目睹全身腐爛、爬滿蛆蟲的伊邪那美神之後,嚇得連滾帶爬逃離,並要求離緣。波間和伊邪那美神兩為女性,不論是人抑或是神,同樣在愛情上受到男性無情的背叛與離棄,被迫處於弱者的位置。

女人的咒‧怨

日本知名恐怖電影《咒怨》(Ju-on: The Grudge,2002)在開始前,先對「咒怨」一詞做了如下的定義:「『咒怨』,是指懷抱著強烈恨意而死之人所下的詛咒,並於死者生前居住的場所聚集深沉的怨氣,凡觸碰此一詛咒者必喪命,並產生新『咒怨』,將恐怖死亡不斷蔓延,而『咒怨』就永遠死守凶宅,詛咒每一個來客……」雖然《女神記》並非恐怖小說,這段描述卻十分符合伊邪那美神和波間遭受男人背叛後的心境。

死後掌管黃泉之國的伊邪那美神,依舊懷著對伊邪那岐神的怨恨,擔任每天選定千名死者的工作。當然,這千人之中,必定包含與伊邪那岐神有關係的女人。就這樣,伊邪那美神不斷陷在怨恨的情緒中,被迫永遠背負著痛苦,因為「一旦心懷憎恨,便只能靜待憎恨的烈火自行熄滅,才能得到安寧。」可怕的是,黃泉之國正是那些「心懷怨恨、遺憾、死不瞑目的幽魂才會來的地方。」統領此處的伊邪那美神所懷抱的怨恨,便無休止的一天。另一方面,死得不明不白的波間,理所當然亦是魂歸此處。然而,波間的怨是在化為大黃蜂,重返人間,探視仍存活於小島上的真人之後,才積存到爆發的臨界點。於是,她的怨殺了真人。

伊邪那美神和波間最初是因男人的背叛而心生怨懟,慢慢地,這份怨念形成詛咒──伊邪那美神的詛咒殺害伊邪那岐神身邊的女人;波間的詛咒殺害了真人──最後,可悲的是,這份強烈的詛咒成了囚禁自身的囹圄。兩人並未從報復的快感中獲得救贖,正如波間再次強調:「怨恨這種感情,一旦點起火苗便難以熄滅。」這把火先不論是否傷到她們所怨恨的對象,可以肯定的是,她們最終是玩火自焚,令人讀來不禁萬般唏噓。

無解又無奈的悲哀

《女神記》裡述說了世間萬物誕生的神話,也以二元對立的概念闡述自然平衡運行的道理:「有白晝就有黑夜,有陽就有陰。表與裡,白與黑。世界必須一分為二。因為,單憑一個生產不出任何東西。唯有二者合一互相襯托,才能產生意義。」不過,著墨最多且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伊邪那美神和波間兩位女性角色在愛情裡的執念。其實,就像伊邪那美神被迫接納二分法中屬於負面的部分,我們也無法否認自身對負面情緒的產生,畢竟這些只是相對的存在,有白就有黑。因此,伊邪那美神最後所說:「謳歌生命美好的人,怎麼可能理解被放逐到黃泉國的人作何感想。今後我也要繼續怨尤憎恨殺盡一切。」初聽來或許覺得不寒而慄,仔細想想,這只是無解又無奈之下產生的悲哀罷了。

【作者簡介】
桐野夏生(桐野夏生,1951-),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1993年以《濡濕面頰的雨》獲得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以《OUT主婦殺人事件》獲得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1999年以《柔嫩的臉頰》獲得直木獎,2003年以《異常》獲得泉鏡花文學獎,2004年以《殘虐記》獲得柴田鍊三郎獎,2005年以《燃燒的靈魂》獲得婦人公論文藝獎,2008年以《東京島》獲得谷崎潤一郎獎。2004年並以英譯版《OUT主婦殺人事件》成為第一位入圍美國愛倫坡獎的日本人。其他尚有《真實世界》、《對不起,媽媽!》、《重生》等多種作品。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女神記
作者:桐野夏生(桐野夏生)
譯者:劉子倩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9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31855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