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7393941_m  

16歲的少女,正值所謂的二八年華。青春騷動著她的靈魂,娉婷身影散發著光芒,愛情的渴望滋潤了面容,所有的一切準備將她推向人生最美妙的時光。這就是16歲少女理應展現出的模樣。不過,同為16歲的泰莎卻被遺棄在這之外,命運之神無情踐踏著光輝閃爍的夢想和希望。泰莎罹患了俗稱白血病的血癌。雖然每個人一出生就邁向死亡,但是泰莎僅僅走了短短的16年而已。

無論是繁體中文版的譯名《16歲的最後心願》,還是原文書名《Before I Die》,皆直接點出本書的內容:一個16歲的靈魂在死之前想做的事。這樣的小說絕對不會讓人聯想到愉快、幸福、活力等正面的形容詞,反之應是一本主打悲情、賺人熱淚、拚命灑狗血的通俗小說。初見此書名時,我即是如此想,甚至準備好好來盡情流淚。不過,當我閱讀至書末最後一段,闔上書本後,內心確實掀起一陣激動的漣漪;淚,卻完全沒有流下。不是作者珍妮‧唐涵(Jenny Downham,1964-)的文筆不佳,無法寫到讀者的心坎裡,而是她以平淡寫實的筆觸,選擇另一種角度去正視生病和死亡,藉此襯托出活者這件事的真正意義。

對於一位16歲的少女來說,死亡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要叫她面對一個隨時會結束的人生是情何以堪啊。雖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同等重要,但是泰莎畢竟只活了16年的光陰,遭遇此種疾病更令人不捨和難過。不可否認,泰莎曾因此而歇斯底里、感到憤怒,試圖放棄自己的剩餘日子,只想渾渾噩噩等待死神的到來。倘若泰莎有此種反應,都應該是情有可原,沒有人有權力去責怪或說嘴。不過,泰莎展現了16歲的叛逆和不妥協,不願繼續裹著被子等死,希望在死前活得精采。於是,泰莎列出一張清單,裡頭寫滿十項死前想完成的事,內容包括性、嗑藥、答應別人的要求、犯罪、開車、成名和爸媽復合等,範圍跨越了溫馨感人和驚世駭俗,但也因此讓泰莎找回活著的動力。因為隨著任務一項一項地達成,她所期盼的事情就愈來愈多,這使得周遭的親友都沐浴在泰莎積極的生命力當中。

在大學時期我曾修習過一門生死學的課程。第一堂課一開始,老師便開宗明義講述授課的目標:用死來探討生。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我們所面對的即是「生」這件事。短則數天、數周或數個月,然而多數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須背負著「生」長達數十年。看到這裡,或許會有人認為這席話根本是廢話。沒錯,我們現在正一呼一吸地活著,所以才會將「生」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生是向死爭取來的。」生死學的老師曾如此說道。這句話當時給了我不小的震撼,以至今日依舊縈繞在我腦海中。因為我們習慣由生來看死,而忽視死亡隨時都可能會發生,老師的這句話是要我們換個角度,從死來看生,如此不但能正視死亡,還能更積極地面對活著的日子。在我看來,《16歲的最後心願》所意圖傳達的理念即是如此。

罹患血癌使得泰莎的每分每秒頓時變得萬分珍貴,不像她的朋友柔伊、弟弟卡爾、男友亞當和她的父母親可以虛擲今日的光陰,反正還有許多的明天可以期待。正如我在上一段所提到,泰莎的病情隨時會惡化,然後死神就會無情地將她帶走,因此她只得把握當下,盡量活得精采,為自己留下活過的痕跡。雖然泰莎的毫無顧忌讓其他人擔憂,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也讓周圍的人之間的聯結更為緊密,包括分開已久的父母親在內,大家都因為泰莎而有了共同目標,那就是協助泰莎完成清單上的願望。正是這種被死亡的迫切所激起,對生命的積極動力,使得《16歲的最後心願》跳脫韓劇般的悲情和自怨自艾,讓我在讀完後還能在嘴角拉起一抹微笑,感受生命的美好。

此外,我很喜歡珍妮‧唐涵在最後幾個章節的寫作手法。《16歲的最後心願》是以泰莎為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完成的作品,不似多數小說採用全知的第三者角度。因此到了最後描述泰莎死亡的段落時,珍妮‧唐涵讓泰莎的囈語穿插其他人的對話,使得讀者好像透過泰莎半開半闔、意識模糊的眼睛在看世界。而那些縈繞在泰莎腦海中的囈語部分,則是抽掉所有的標點符號和段落規則,對照起其他人清楚且情緒分明的話語,更能突顯出泰莎逐漸陷入模糊的狀態。雖然死亡是無法經歷的經驗,然而透過此種寫作手法,讀者不但能試著將自己擺在泰莎的角度,體驗死亡慢慢侵蝕的無力和最後放手的平靜,亦能清楚感受到親友對泰莎的牽掛、不捨和祝福,讓死亡不再是黑暗、可怕的事情。

附帶一提,在《16歲的最後心願》試讀邀請信中,有說到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在生命走到盡頭時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忘了是什麼契機,我曾和一、兩位友人聊過類似的問題。當時我的回答是:「說『謝謝』、『對不起』和『我愛你』。」對曾經幫助過我、給我任何形式的支持和鼓勵的人說「謝謝」;對那些曾被我有心或無意間傷害的人說「對不起」;對我愛的人,無論是親人、朋友或者另一半,大聲說出「我愛你」。當然,這只是假設性的問題,畢竟沒有任何人能預知自己的死亡,所以還是趁著活著的當下立刻完成自己的願望,不留下一絲遺憾,我想這就足夠了。

【作者簡介】
珍妮.唐涵(Jenny Downham,1964-),曾接受演員訓練,後來在另類劇場工作。她的寫作生涯開始於1990年代中期,當時她在倫敦的社區劇場工作,用即興的表演方式與平時無法接觸到戲劇的年輕人互動,直到第二個兒子出生,她才放棄演戲,開始寫作。但那七年的工作經驗,卻成為日後她撰寫青少年小說的養分。《16歲的最後心願》是她的第一本書,從構思到完成,一共花了兩年半的時間。2007年3月她才交出稿件,不到24小時便立刻售出版權,兩個星期內更售出10國版權,目前則已售出27國版權。而書出版後更是大獲好評,備受各界肯定。唐涵現定居於倫敦,並正著手進行第二本書。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Before I Die
作者:珍妮.唐涵(Jenny Downham)
譯者:林師祺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9年9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25758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