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典文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35060180647926250 

公元54年,年僅17歲的尼祿(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68)在母親的處心積慮下即位,成為統攬執政大權的羅馬皇帝。或許是受到母親的長期薰陶,尼祿不僅專制蠻橫,更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這使他在僅存的歷史文獻中留下惡名,甚至被稱為「嗜血的尼祿」。與此同時,一部忠實呈現羅馬帝國時代社會風貌的文學作品《愛情神話》誕生,此著作據信是尼祿宮廷中的詩人暨小說家佩托尼奧所寫,意在嘲諷尼祿奢華、荒誕且墮落的一生。

可惜的是,如今的《愛情神話》僅剩斷簡殘篇,並無完整的文本流傳於世。不過,在這之中仍有較為完整的篇章保存下來,譬如崔瑪奇歐的盛宴;這不但是書中最為著名的部分,更能讓人一窺當時羅馬宮廷和權貴者豪奢放逸的饗宴飲食文化。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63_m

張文環的〈辣薤罐〉是一幅台灣風土民俗畫。透過張文環寫實的創作手法,一股濃厚的土俗氣味溢散於字裡行間,反映出鄉土小人物的旺盛活力和韌性。當然,善於刻畫女性人物的張文環,在這篇小說中也塑造了一個形象鮮明、極為強勢的女性,即阿粉婆。

阿粉婆這個角色經常被人拿來和〈閹雞〉的月里做比較,譬如:許惠玟就認為阿粉婆和月里兩人同為「性格突出的女性」,並且是「張文環小說中的理想女性代表」;游勝冠則是明確指出這兩個角色的連結關係,他說:「〈閹雞〉這篇小說的前半部是寫月里『落蕾』的形象,後半部產生女性自覺、對抗父權社會體制的月里,則是以阿粉婆的形象為摹本。」顯示出兩者之間的高度相似性。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63_m  

貳、作為一個「人」的女人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曾在《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1949)中指出:「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一個生理性別(sex)為女性的人,必須經過社會化的過程,也就是學習如何成為社會性別(gender)所定義的女性,如此一來,才會轉變為擁有女性特質、「像女人」的女人。然而,說穿了,這些準則根本是以男性的價值觀為中心所制定出來的,就像前面所述,男性中心社會總為女性設立許多規矩,並強制要求女性必須遵守。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63_m    

在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群裡,出生於嘉義縣梅山鄉的張文環普遍獲得不錯的評價,張恒豪就曾讚譽道:「日據時代日文作家中,創作力最強、作品量最大、水準最高的,當推張文環。」1933年,張文環和巫永福等人設立「台灣藝術研究會」,並發行雜誌《福爾摩沙》(フォルモサ),同時也發表他的短篇小說處女作〈落蕾〉(落蕾,1933);此後,張文環陸續寫出〈辣韮罎子〉(辣韮の壺,1940)、〈藝妲之家〉(藝妲の家,1941)、〈夜猿〉(夜猿,1942)等20多篇小說,其中經常可見以女性為創作主題。

生存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社會底下,女性的社會地位可說是相當低落,探究其原因,除了中國原有以男人為主的儒教社會傳統的影響之外,日本文化裡的「大男人主義」也隨著政權傳進台灣。換言之,這其實是經過長年累月積累下來,已根深蒂固的現象。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196_m

關於魯迅及其作品,中國的學生肯定不陌生,因為從教科書上絕對能見到數篇他的作品;反觀台灣,對魯迅的感覺可近可遠,就我印象所及,教科書上似乎從未選錄他的作品,但因白話文運動之故,我們又都知曉其人之名。只是,若要談到首次完整閱讀他的作品,那是在我的大學時期了。為何魯迅的作品於兩岸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待遇?其原因多認為與時代背景之下的政治因素相關。撇開這層原罪不談,魯迅在近代中國文學上的地位無庸置疑,他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可讀性,甚至於今來看,都頗為受用。收錄於《吶喊》的〈一件小事〉即為一例。

魯迅在〈一件小事〉後的日期標明為1920年7月,實際上最初發表於1919年12月1日北京《晨報 周年紀念增刊》,這或許是魯迅自己將日期搞錯也不一定;爾後,1923年,和〈藥〉、〈孔乙己〉、〈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14篇短篇小說共同集結成《吶喊》一書,由新潮出版社出版。〈一件小事〉以「我」為第一人稱,採「現在─過去─現在」的鏡框式寫法完成的作品,全文僅約千字。在這極短的篇幅中,寫的又是「一件小事」,魯迅卻創造出無限大的價值,讓學者湯逸中評為「由小見大的藝術之作」。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