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很矛盾,一方面自認為萬物之靈,位居所有物種之上,得以宰制一切;另一方面卻又常以動物為師,進行擬人化的想像投射,藉以自我砥礪、反思人生。譬如勤奮團結的螞蟻。收錄在《伊索寓言》的小故事〈螞蟻和蟋蟀〉,透過辛勤勞動的螞蟻和好逸惡勞的蟋蟀兩者的對比,讓人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於是,這個認知成了我們對螞蟻既定的刻板印象之一。不過現實真的如此嗎?
貝納.維貝出版於1991年的《螞蟻》及其續作《螞蟻時代》、《螞蟻革命》,組成了經典的「螞蟻三部曲」。書中從微觀的視角盡可能貼近螞蟻的生活,用想像力構築出一個宏觀的螞蟻世界。然而貝納.維貝的幻想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有所本,其中蘊含的知識量十分龐大,讓這本書不只是小說,更是一部入門等級的科普書籍。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著有《群山淡景》、《長日將盡》和《被埋葬的記憶》等知名作品的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堪稱是當代最為重要的英國作家,創作範圍更觸及劇本、歌詞等形式,其文學貢獻廣獲各大獎項肯定,包括備受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2017年獲頒此殊榮後,石黑一雄依舊維持著緩慢的創作步調,直至今年才出版了睽違6年的新作《克拉拉與太陽》。
克拉拉,小說的主角,同時也是故事的第一人稱敘事者。擁有敏銳觀察力的克拉拉,心細如絲,能快速體察周遭環境的變化。不僅如此,她還非常善解人意,常常從他人的眼神和語氣讀出對方情緒的細微轉折,即使只有短短不到一秒的表情變化,也難逃她的眼睛。擁有這般特質的克拉拉,固然無法完全掙脫第一人稱視角的限制,卻能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並從有限的角度盡可能觀照人世。雖然,克拉拉不是人,而是被稱為「愛芙」(AF, Articicial Friend)的尖端人工智慧機器人。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果民主共和國自2018年8月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迄今已奪走超過1200條人命,是非洲史上第二嚴重的伊波拉疫情。幸而在國際醫療團隊的努力下,疫情已漸趨穩定,並控制在部分地區。不過,有沒有想過,可怕的疫情也可能是人為刻意造成的呢?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高達50%至90%,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將其列為最高等級之生物恐怖襲擊的武器,日本奧姆真理教領袖麻原彰晃就曾試圖取得病毒用作大屠殺,但最後並未成功。
而今,如此駭人聽聞的情況確實發生了。在美國作家傑瑞.李鐸的《大滅絕首部曲:感染》裡,一種發病症狀近似伊波拉的傳染病從非洲肯亞的小城鎮曼德拉爆發,隨後疫情迅速蔓延,各個國家幾乎無一倖免,造成了3100萬人死亡。這一起全球性的悲劇並非偶然發生,幕後主使者是一個創始於兩千多年前、名為「季蒂昂」的神祕組織,其目的是為了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拯救全人類免於苦難的折磨。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非洲肯亞的小城鎮曼德拉,傳出疑似伊波拉病毒變異疫情,一名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畢業生,以及另一名英國籍人員,相繼被送往當地醫院診治。不幸的是,兩人的病情急遽惡化,在發病不久後隨即過世。與此同時,美籍學生的同伴也開始出現染病症狀。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在接獲通報後,立刻派出由流行病學家珮彤.蕭領導的醫療團隊前去調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
幸好,這只是美國作家傑瑞.李鐸在《大滅絕首部曲:感染》中虛構的情節,我們生活的世界依舊安好無事;至少,目前看來是如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導演兼劇作家巴比.皮爾斯筆下的威廉.溫登,是個很不一般的12歲男孩。他不僅成功破解科學史博館的密碼筒,更在人類進化研究所的密碼球挑戰中不斷晉級,一夕之間成了挪威家喻戶曉的解碼天才。然而,一連串的危機與謎團卻鋪天蓋地而來,將他的人生推向冒險旅程之中,甚至危及了他的性命。如今,威廉的生活漸趨平靜,但他早已不再是「一般人」,因為他的體內含有49%的人工智慧金屬「鎏銳錪」(luridium)!
人性與科技之間的道德衝突一直是科幻題材的永恆命題,故而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曾提出知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試圖防止人工智慧的叛變,以鞏固人類倫理與道德之底線。只是,科技的腳步必然越走越遠,從前固守的界線只會一再受到質疑與挑戰,譬如去年底中國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如若「人擇」製造(人類)生命不被允許,那麼透過科技為人類強行續命呢?為了使脊椎嚴重受創的威廉得以存活,同時維持其人性,威廉的爺爺托比亞僅僅在他的體內注入了49%的鎏銳錪,讓他成了49%的機器、51%的人。於是乎,些為的比例差距,讓威廉終其一生勢必都得面對「人類/機器」二元對立的衝突與煎熬。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說,是孕育故事最好的溫床。它既有所本,同時又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讓人得以恣意揮灑,填補空缺。神秘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傳說即為一例。這個最早出現於柏拉圖(Plato,427-347 B.C.)的著作裡的古大陸,至今仍未有人能確切證明其存在,但是這座空想之城,卻一直緊緊抓住人們的好奇心。不論古今中外,眾多的創作者紛紛以此奠基,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故事,藤子.F.不二雄(藤子.F.不二雄,1933-1996)的《大雄的海底鬼岩城》(のび太の海底鬼岩城,1983)、迪士尼動畫電影《失落的帝國》(Atlantis: the Lost Empire,2001),以及新銳作家傑瑞.李鐸的處女作《亞特蘭提斯・基因》皆是如此。
故事描述自閉症研究專家凱特.華納博士位於雅加達的研究中心突然遭到恐怖攻擊,兩名作為研究對象的孩童遭人擄走,凱特雖然幸運地倖存下來,卻從此捲入一個龐大的陰謀中。與此同時,雅加達的火車站也發生爆炸案,正準備執行任務的地下反恐組織探員大衛.維爾恰好在場。僅受到輕傷的他,在接獲一張寫有神祕訊息的照片後,旋即展開調查。原本互不相識的凱特和大衛,遂成為出生入死的夥伴,一同對抗操縱陰謀的祕密組織。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末日從來只存在於幻想中。無論是電影或文學小說,我們總極力書寫末日、編撰末日,然而一幅幅末日災難的景況儘管再可怕,終究是想像,與現實仍相隔一道絕對安全的距離:我們依然存活著,末日根本不存在。這層隔閡,使我們得以冷眼觀賞末日,甚至將其作為觸發省思的媒介,探索人性,重審生命之意義。彼德‧海勒亞的《寂地》即為如此的末日小說。
故事發生在不明流感侵襲人類,造成許多人因感染血液疾病而死亡,剩下的,不是處於隔離狀態,就是孤身於荒野中求生存。譬如席格,他的妻子不幸染病過世,身旁僅剩一條名為賈斯柏的狗,偶爾還有亦敵亦友的班格利可以相互陪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顯得曖昧,既是共生,又存在分裂,就像席格能駕駛飛機飛翔,四處偵察,而班格利的槍與凶狠足以對抗敵人。「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活著,縱使面對死亡亦然,而你踏上全然的孤獨。」彼德‧海勒亞寫道。看似消極的想法卻也誠實指出人的個體性,生是孤獨的,死也是孤獨的,我們都是點點寒星,如此無聲消逝。無怪乎法國當代思潮先驅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1897-1962)認為:「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之間存在著一道深淵,彼此不連貫。」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誰?」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1952-)在經典之作《蘇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1991)中拋出這個問題,讓我們重新思考自我。這個問題能有很多答案,可以複雜,也可以簡單,端看思考的層面和深度而定。不過,有個答案是無庸置疑,即我是「人」。那麼問題又來了,何而為人?有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來規範人?像珍娜一樣,除了百分之十的大腦記憶體之外,全為人造的生物凝膠組成的個體算不算一個人?
瑪麗.皮爾森在書中提出一個有趣的議題:「因為生物基因工程和交叉授粉的關係,世界上已經沒有多少純種的物種。」科技的進步確實為人類帶來不少利益,除了改善現有的生活之外,人類還不斷試圖挑戰大自然,改變自然界原有的定律。這樣做的後果為何?我們所吃的食物或多或少都經過人為技術的改良,進而衍生出的是對基因改造過的食品的安全產生疑慮。人們解決的眼前的問題,卻在無形中製造新的問題。如同珍娜的外婆莉莉所言:「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走太遠了。」特別是當這樣的科技運用在人身上時,引發的道德倫理爭論更是益發強烈。珍娜的故事即為一例。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技日益進步的現代,縱使人類早已能突破空間的限制,利用機器脫離重力的牽引飛向天際和外太空,卻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任意徜徉過去或未來,僅能隨著時間洪流一分一秒向前邁進。幸而,我們的能力有限,但大腦是無限的,我們依舊能夠藉由豐富的想像力讓自己穿梭於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中。於是乎,「時間旅行」(Time travel)成為文學或電影等創作媒材裡最常出現的元素。其中,最著名的科幻經典莫過於英國作家H. G. 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的《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此後,不乏有直接改編或受影響的作品出現,菲利士.帕爾馬的《時空旅行社》即為一例。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車玩具是許多人兒時的最佳玩伴,特別對男孩而言更是如此;到了成人世界,火車不再只是單純的玩伴,其象徵的意義可能是離別,也可能是尋夢;有趣的是,恐怖電影中也經常出現火車這項元素,當然,正如我在〈《奪魂夜車》Night Train:人性試煉盒〉一文中所述:「火車在行駛時,門窗緊閉,加上高速和固定的鐵軌形成了近似「密室」的狀態。密閉的空間容易讓人感到窒息和壓迫感,同時也因為不可逃離而造成絕望的恐懼。」火車的意象在此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成為令人恐懼的對象。美國作家露絲瑪麗.威爾斯在著作《藍色彗星號》中──正如書名所示──同樣採用火車作為創作素材,講述小奧斯卡.歐吉維的成長、冒險故事,其中還融入他和父親之間的溫暖的親情。
模型火車和真實的火車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前我曾閱讀過丹尼爾.凱斯描寫多重人格的經典之作《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書中如實的記述和鮮明的角色刻劃,讓我深切感受到人的生命與心理那份無人能承擔之重。這重量壓得我久久無法喘息,從來沒有文學作品能給我這般強烈的感覺,然而也因為這份重,在此之後我一直不敢再閱讀丹尼爾.凱斯的其他精采作品。直到今日,《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再度喚起我當初接觸《24個比利》時的情緒。果不其然,故事進行不及一半時,我忍不住在一旁的筆記記下:「閱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一段殘忍的過程。」
白癡與天才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同前作《鋼穴》(The Caves of Steel)揉合科幻與推理兩種類型,成功創作出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大受歡迎的代表作;「機器人系列」二部曲──《裸陽》再度以刑警貝萊和機器人丹尼爾為主角,展現碳(人類)與鐵(機器人)攜手聯合的力量,共同偵辦一件發生於索拉利的「不可能的命案」。艾西莫夫以自創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為骨幹,巧妙玩弄「邏輯」與「合理性」,讓讀者身陷推理小說解謎的快感中,同時也能藉由科幻小說的未來世界,檢視並反思當下的社會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
《鋼穴》的故事開始時,地球人十分害怕且反對機器人的存在,然而到了結尾處,刑警貝萊卻挽著機器人丹尼爾的手臂一同走了出去。這不正顯示了人類會越來越依靠科技,甚至與之共存的現象嗎?而《鋼穴》是出版於1954年的作品,在當時艾西莫夫便以科幻小說的形式提出這樣的「預測」;經過近六十年後的今天,無論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人類幾乎已經離不開科技與機器的輔助:電腦、電視、手機、飛機、汽車、捷運,就連住宅也變得能用手機遙控門鎖及各種家電開關。我們長久以來所習慣的生活型態勢必邁向巨大的「改變」,而人類只能調整自己接受這種「改變」,調整心態與機器共存共榮。這便是《鋼穴》在結尾時所揭示,不可置否的事實。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無論是電影或小說,「科幻」是我極少接觸的領域,特別是以機器人為題材發揮的故事。因為我總覺得這類的故事通常容易流於表面,且內容走向千篇一律,總是將人類與機器人擺在相互對立的兩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後只是滿足了一時的視覺衝擊,而沒有值得探討的後續空間。然而,在閱讀了著作等身的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出版於1954年的《鋼穴》後,讓我對科幻小說大大地改觀。
首先,若將「科幻」的因素抽離,《鋼穴》可被視為是一本推理小說:一名在太空城內頗有份量的薩騰博士遭到謀殺,而太空城方面認為這是地球人所犯下的罪行,於是紐約市的刑警貝萊便受命和太空城派來的機器人丹尼爾一起調查事件真相。就故事架構來說,這是一本很「簡單」的小說,甚至對推理迷來說,或許會覺得沒有新鮮感。然而,艾西莫夫卻以「機器人」及「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成功地將這個故事說得有血有肉,且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及探討的論點。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倘若對電視劇、電影、漫畫和小說等作品作統計,看創作者最喜歡採用甚麼樣的題材,那麼「愛情」無庸置疑絕對會登上榜首,接下來的榜眼位置大概非「時間旅行」(Time travel)莫屬了。諸如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監製的《回到未來》三部曲(Back to the Future trilogy)、奧黛莉.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1963-)的小說《時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2003)、山下智久(山下智久)主演的日劇《求婚大作戰》(プロポーズ大作戦,2007),以及大家所熟知的卡通《哆啦A夢》(ドラえもん,1969)等,只要從「維基百科」中去搜尋「時間旅行」的條目,洋洋灑灑就可找到五十部以上與此相關的作品,由此可見其熱門到過於氾濫的程度。
當我看見《REPLAY》的試讀招募訊息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又來了,又是時間旅行。」不過,這樣的想法其實有失公允。雖然《REPLAY》確實是本「時間旅行」的小說,但並不能用「又」這個帶點貶意的詞加諸於上。原因很簡單,肯恩.格林伍德(Ken Grimwood,1944-2003)出版《REPLAY》時才正值1987年。雖然這並非是首次將「時間旅行」這個概念運用於文學作品上,但《REPLAY》不僅激發了許多相關的創作,更在出版20年後仍舊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這樣的成就和地位絕對無人可比擬。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是一個離我們不遠的未來世界。那裡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免費的太陽能充電站總是大排長龍;氣候異常得亂七八糟,動植物的死亡數量創新高;失業人口劇增,馬路和公園成為流浪難民的棲身所。「放眼所見,一切仍籠罩著濃濃的遺棄氛圍。街道、建築物、人,就連雪都顯得髒兮兮。灰色雪片緩緩飄落,宛如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灰。」作者恩斯特.克萊恩如此描述。幸而,人們有另一個世界可以選擇,即「綠洲」。
《一級玩家》的故事舞台主要集中在「綠洲」,那裡對主角韋德‧瓦茲而言,是一個「凡事都有可能的神奇空間」。在那裡,你不用擔心性別、種族、年齡、長相、身分等帶來的種種不平等與歧視,因為你可以創造自己的分身,隱藏真實的樣貌。沒錯,「綠洲」是一個虛擬的網路世界。它是由詹姆士‧多諾凡‧哈勒代所創建,你可以在裡面生活、嬉戲、工作、上學、交友、談戀愛、購物,換言之,它幾乎是真實世界的翻版,「聽說若是用最先進的主機系統來登入,簡直分辨不出『綠洲』與真實世界的差別。」作者寫道。這就是《一級玩家》的有趣之處:真實與虛擬不再是對立的兩端,而是彼此影響、相互交融。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才剛讀完肯恩.格林伍德(Ken Grimwood,1944-2003)所創作,「時間旅行」(Time travel)的科幻經典小說《REPLAY重播》(Replay,1987),當我正感到意猶未盡之時,法國小說家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1974-)的《你會在嗎?》出現了。或許是法國人天生的浪漫因子作祟,在相似的題材之下,《你會在嗎?》雖然是以美國為故事背景,卻依然流瀉出濃濃的浪漫氛圍,呈現出不同於《REPLAY重播》的獨特味道。不過,這兩本小說同樣令我愛不釋手。
《你會在嗎?》的主要敘事者是60歲的艾略特,他是一名醫術精湛且德高望重的醫生,總是將病人擺在第一位,優先於自身的瑣事和安全。故事一開始,艾略特為了醫治一名生來不幸有兔唇的孩子,放棄登上直升機,逃離大雨滂沱的柬埔寨偏遠地方。如此偉大的醫生,在旁人看來他的一生應該是了無憾恨,其成就也非他人所能及,幾乎可以說艾略特創造了一個成功的人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為了感激艾略特,村子裡的長老問他有甚麼願望,艾略特回答:「我想再見到一個女人,是我唯一在乎過的女人。」原來,艾略特的人生中有位十分重要卻早逝的女人。於是,這個願望換來十顆金色小藥丸,十顆可以讓艾略特回到過去的神秘小藥丸。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水意識》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德國作家法蘭克.薛慶(Frank Schätzing,1957-)於2004年的作品《群》(Der Schwarm)。兩者不僅在內容題材上相似,故事也同樣以水作為發展的舞台:《群》是海洋,而《水意識》則是河川、沼澤。最重要的是,這兩本著作皆擁有相同的中心思想,利用科技驚悚的包裝,藉以傳達環境保護和永續共存的觀念。
過去我曾經十分迷戀《龍捲風》(Twister,1996)、《天搖地動》(The Perfect Storm,2000)和《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等好萊塢描述自然反撲的災難電影。壯觀的場面、精彩逼真的特效、鋪天蓋地的毀滅,在在皆震撼了我的視覺和心靈。然而,漸漸地這些電影再也無法引起我的注意,更別說花錢買票進電影院欣賞。主要原因有兩個,那就是太過於沉溺於「人定勝天」的自我幻想中,且總是暗藏著可笑的「英雄主義」在裡頭。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遊戲本是為了嘻笑娛樂而存在,然而一旦將遊戲的範圍和型態放大至整個社會,那麼便不再輕鬆、有趣了。泰國新銳導演楚克薩克瑞科(Chukiat Sakveerakul)的電影《13駭人遊戲》(13 Beloved,2006)中,以高額獎金玩弄參賽者的人性,藉此批判泰國曼谷現今普遍瀰漫的虛偽和拜金;日本已故大導演深作欣二(深作欣二Kinji Fukasaku,1930-2003)的經典之作《大逃殺》(Battle Royale,2000)中,將一群即將畢業的中學生丟到一座荒島上,讓彼此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血淋淋地揭示出成年人與青少年之間的不信任和衝突,以及日本社會激烈競爭的真實面貌。不過,最為殘酷的不是那些暴戾、血腥、噁心的殺戮畫面,而是當我們以觀眾的身分看著這些經過設計、由人為操控的荒謬遊戲時,戲院外的真實世界中也正上演著這些劇情,我們卻身在其中不自覺。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