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7394557_m  

時序進入九月,是死河鎮──一個位於緬因州的靜謐濱海小鎮──的觀光淡季,卻是「他們」的狩獵旺季。歡迎來到傑克.凱堔所開闢的狩獵勝地!

行程一開始,傑克.凱堔旋即安排一段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深夜狩獵活動,一群人追逐著獵物,從樹林、草原到近海斷崖,獵物眼見無路可逃,別無選擇之下,只得轉身躍入漆黑的夜色中,落入冰凍嚴寒的海水裡。很可惜,這次的狩獵行動終告功敗垂成,你以為可以稍稍喘口氣、歇息一下了嗎?不,真正刺激的現在才要開始。試回想剛才的畫面,那個獵物其實是一名女人,而獵人們則是一群孩童。沒錯,這是一場人獵殺人的狩獵行動。如此躍然紙上的場景描述,讓人彷彿重溫英國新銳導演詹姆士.瓦金斯(James Watkins)的《獵人遊戲》(Eden Lake,2008),同樣是坐立難安。

《淡季》是傑克.凱堔的作家處女作,1981年首度問世,當時慘遭媒體公然撻伐,稱之為「暴力色情小說」。今日看來,色情的部分我不甚同意,因為書中關於性的描述並非以感官刺激為目的,但是暴力,無庸置疑,這絕對是一部極其暴力的小說。它的暴力不僅來自虐殺、烹食人肉的場景,更多是從作者直接且暴力地踐踏「文明/野蠻」與「現代/原始」的界線所引發的殘酷和恐怖。

在傑克.凱堔的刻意塑造之下,「文明/野蠻」與「現代/原始」先是有明顯的界線,更準確地說,這些標準根本是那群站在文明與現代一側的人所界定的,就像日據時期的日本人將台灣原住民視為「蠻人」一樣。書中的「他們」──也就是被置於野蠻與原始那側的人──沒有任何名字,只以「他」、「她」或「他們」等的代名詞,以及「紅衣男人」這類稱呼稱之。姓名,可視為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代名詞,當然也是文明的象徵之一,因此沒有姓名的「他們」就像動物或野獸般的存在,不屬於人,更遑論是文明或現代了。此外,從「他們」的衣著、飲食習慣與穴居行為──雖然「他們」也曾居住於廢棄房屋中──來看,顯而易見,「他們」完全被放置於原始的位置。相較於「他們」,那批慘遭獵殺的人就是文明與現代的代表。來自紐約的卡菈是名編輯,為了享受靜謐以利重要的編輯工作,她在死河鎮租下一幢小屋,以逃離紐約的混亂。在卡菈的邀請下,妹妹瑪姬等一行五人也來到這偏僻的小鎮度假。這群人當中,有演員,也有唱片公司員工,完完全全就是現代都市人。

只是,「文明/野蠻」與「現代/原始」的界線難道真的那麼穩固嗎?瑪姬在前往死河鎮之前,閱讀到報上所記載的謀殺案,她十分驚訝「這世上就是有這麼瘋狂和變態的人。」此外,當瑪姬落入「他們」的手中,看到交媾與燉煮人肉的畫面之後,她想道:「這就像看著一群截然不同的物種,一群野獸。」「她不會說他們是人類,她拒絕以這種方式來看待他們。」顯見瑪姬始終相信自己的理智、教養與道德──即為文明的表徵──將「他們」徹底貶為獸類。然而,在瑪姬與同伴蘿拉同時面臨被「他們」挑選為交媾對象的危機時,她想道:「如果要從我和妳當中選一個,那我打死都不會讓自己被挑上。」瑪姬這才驚覺「害怕死亡的恐懼會讓人變得很不公道」,此時的她早已跨出文明所形成的安全框架,踏入另一個範圍中,那就是野蠻與原始。

再看看其他的人面臨危險時的反應。在「他們」襲擊卡菈等一行人所居住的小屋,卡菈成為第一個捕獲的獵物時,她才驚恐地發現「她根本不關心他(在意外發生時曾試圖保護卡菈的吉姆)的死活,只在乎自己會發生什麼事,只在乎她是否能活著,只在乎她不願意像他那樣死去。」在屋內陷入一片混亂後,尼克也發覺:「我竟天殺的只關心自己的死活。」沒錯,危險激發起每個人的求生意志,但僅限於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行為可以視作自私,也可以是本性,無論如何,他們已掙脫文明所賦予的「人性」,回歸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就像「他們」獵人為食也是求生存──這點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殘酷的是,傑克.凱堔更將執法人員──文明社會中,規矩與秩序的象徵──推入野蠻的境地中。在搶救行動中,由州警彼德斯所率領的警察們展現出的並非訓練有素的秩序,反而亂了陣腳,讓情況更為糟糕,甚至還誤殺被擄的人質,其中包括一名男孩,這樣的結果對照起彼德斯先前「會把小孩教得任意溺死狗和女人的人一定不是什麼善類」的言論更顯諷刺。故事進行到最後,不僅獵人與獵物的角色混淆倒置,連加害者與被害者都無法明確劃分,至此,我想「文明/野蠻」與「現代/原始」的界線早已蕩然無存,傑克.凱堔無情地點明一個事實:原來我們盡力維持的秩序竟是那麼不堪一擊。「生命三不五時就提醒你,若放任自己,人類有可能變得齷齪墮落。」傑克.凱堔如此寫道。

對於熟悉虐殺驚悚電影的觀眾來說,書中所採用的多數元素與情節必定似曾相識,諸如:正篇開始時的度假歡愉氣氛、數名年輕男女、公路、僻靜的小屋、休息站裡的怪人。在驚悚片迷的眼中,這些元素早已司空見慣,毫無新意可言,但是別忘了,《淡季》出版至今已過30年,況且傑克.凱堔的才華與野心當然不僅於此,如同美國作家道格拉思.溫特(Douglas E. Winter,1950-)所褒讚的「恐怖經典之作」,這部小說不像多數平庸乏味、粗製濫造的驚悚小說或電影,它不但為同類型的作品開創出新格局,其內容也絕對讓人難以忘懷。

現在,準備好了嗎?卸下你的文明偽裝,讓我們開始這次的野蠻狩獵之旅吧!

【作者簡介】
傑克.凱堔(Jack Ketchum,1946-),本名為達拉斯.邁爾(Dallas Mayr),曾做過演員、歌手、文學經紀人、木材推銷員,也是位汽水迷;家裡賣花,是戰後嬰兒潮的一員,自認在1956年時,貓王、恐龍和恐怖漫畫救了他。在進入恐怖小說領域之前,凱堔曾寫了一些詩、劇本、兒童故事、短篇小說,也曾在搖滾音樂雜誌及男性雜誌上發表文章。凱堔的首部長篇小說《淡季》(Off Season,1981),雖引發《村聲週報》(Village Voice)公然撻伐,痛責出版商出版暴力色情小說,卻被許多類型讀者所喜愛,被描述成「終極恐怖小說」,至今仍影響許多文壇新人的寫作風格。《淡季》描寫一群遊客遇到食人族的故事,原先出版的版本曾被出版社刪掉許多辛辣的情節,之後完整版重新推出,讀者紛紛收集,奉為經典。凱堔寫長篇、也寫短篇小說,作品多次獲得史鐸克獎(Bram Stoker Award),如短篇小說:《盒子》(The Box)、《逝去》(Gone);合集《和平國度》(Peaceable Kingdom);長篇小說《打烊時間》(Closing Time)。被改拍成電影的有:《迷失》(The Lost)、《鄰家女孩》(The Girl Next Door)、《紅》(Red)、《後裔》(Offspring)、《女魔頭》(The Woman)。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Off Season
作者:傑克.凱堔(Jack Ketchum)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小異出版
出版日期:2012年3月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584778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