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始,女主角費歐娜(Fiona Gordon飾)拿著粉筆在黑板上以極簡的線條畫出一隻狗的扁平圖像,接著又在一旁寫出「DOG」這個英文單字。此時,費歐娜開始以「DOG」反覆延伸造句,並帶著台下的小學生們一同覆述。一段段彷彿繞口令的英文練習,讓學生們毫無招架之力,紛紛亂了分寸,只能含糊不清地說出外星話般的句子。這番景象不僅令人想起以前剛開始學習英文時的有趣情形,更帶出《舞舞舞》這部由多明尼克阿佩爾(Dominique Abel)、費歐娜高登及布魯諾羅米(Bruno Romy)三人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裡,兩個構築出無數笑點的主要要素:「扁型人物」及「反覆」的運用。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至2007年為止,坎城影展前後共走過六十個年頭,為了紀念這個電影圈的盛事,來自世界各地共三十五位導演以「電影院」為主題,分別創作三分鐘左右的短片,集結成《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To Each His Own Cinema,2007)這部精彩的電影。每位導演在進入電影圈拍片之前,肯定曾走進電影院欣賞電影,這些經驗無論是愉悅、幸福、難過或令人感到不快,皆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一個回憶。因此,在這些導演成名之後,再來看他們對「電影院」這個物件的解析與分享,便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散場後,友人說:「真的很希區考克的風格。」作為《六個大師的童年》六段短片裡唯一以黑白影像呈現的作品來說,〈魅夜〉(Short night)以古老的洋房、飄動的窗簾、黑暗中的陰影和脾氣古怪的母親,營造出滿滿的詭譎氣氛;另一方面,因為描述的是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的童年故事,而又夾雜著一絲絲幽默風趣在其中。特別是隨著尾聲所出現,希區考克的那句:「教育和天性造就了我日後的作品。」著實令人不禁會心一笑。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開始放映前,台灣發行商佳映娛樂的負責人對全場觀眾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你們推薦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最先是被這張海報所吸引……」確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根本不曉得何謂「素樸藝術」(Naive Art),更別說是薩賀芬路易(Séraphine Louis,1864-1942)這號傳奇人物;電影結束之後,內心沒有太大的喜怒哀樂起伏,亦沒有體會到什麼人生大道理,只感到無盡蔓延的寧靜平和,猶如片尾的畫面:一棵墨綠的大樹獨自佇立在遼闊的草原上,天空中佈滿厚重的潔白雲朵,薩賀芬拉著一把鐵椅子、拖著蹣跚的步伐走到大樹下靜坐著。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分鐘能否認識、甚至是深入了解一個人?法國導演尚馬克莫度特(Jean-Marc Moutout)的《巴黎單身派對》以七分鐘及七對男女的「快速約會」(Speed Dating)為引子,帶出了現代人在高速的生活步調之下,看待愛情的各種面相,以及生命價值觀上的異化。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下不了決定,就先捨棄一些東西。」爺爺(Bruno Ganz飾)對主角維特(Fabrizio Borsani、Teo Gheorghiu飾)說道。一個人一旦擁有了太多能力或者來自第三者的關愛,便容易被蒙蔽在裡頭,無法正確地感受內心的真正想法。主角維特是一位智商高達一百八十的天才,無論在鋼琴、數學、地理等等各方面的程度都超越常人許多,因此就像多數的父母一樣,非常地以自己的小孩為榮。維特的父母經常往來於社交宴會間,逢人便高聲誇讚維特的鋼琴才能,並不顧維特的感受,要求他為客人們彈奏一曲。因此就算維特的鋼琴彈得很好,但他卻不享受於其中。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財亡,鳥為食亡。」因為貪念,人可以為了獲取更多的金錢而不惜犧牲健康、生活、家庭等,甚至是丟了性命。然而,在史蒂芬羅茲威斯(Stefan Ruzowitzky)所拍攝的《偽鈔風暴》中,一群遭納粹關到集中營裡的猶太人卻因「錢」而保住性命,即使這些大量的鈔票不過是偽鈔罷了。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為了癱瘓英國的經濟,從各地集中營裡挑選了各類精英人才,其中包括印刷工人、設計師、畫家等職業。他們被關在一處生活條件及品質較佳的集中營裡,每天的工作便是製造出精美的偽鈔,以換取活命的機會。在集中營裡,天天都可以聽見槍聲四起,生命的價值在這裡顯得微不足道,因為這些俘虜不過是納粹眼中的「垃圾」,大家只能戰戰兢兢地害怕自己的生命隨時會被子彈或毒氣取走。在這種情況中,「活下去」便成為奢侈,他們也只能為了活而活。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電影從無聲邁向有聲、從黑白走入彩色,甚而從2D過渡到3D,並且蔚然成風時,法國導演米歇爾‧阿威納維奇(Michel Hazanavicius)卻反其道而行,借用黑白默片的形式,身兼編導二職完成新作《大藝術家》。導演的大膽嘗試與非凡才華,使得默片的先天條件──無聲與黑白影像──不再是限制,反而轉為創意表現的利器,讓現在的觀眾得以認識默片的美好之處。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是否曾思考過「家庭」的定義為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對「家庭」一詞作出了以下的解釋:「一種以婚姻、血緣、收養或同居等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共同生活單位。」這樣的定義雖不中亦不遠矣。不可否認,倘若單單就組織的構成來說,不論是婚姻關係的夫妻、血緣關係的親子,還是透過法律途徑的收養,這些都符合我們腦海中對「家庭」的既定印象。然而,這充其量不過是組成「家庭」的外在要素罷了,如果少了內在要素──愛──的滋潤,那麼「家庭」的結構就會變得不堪一擊,而其價值也顯得蕩然無存。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接近尾聲時,可愛單純的小湯米(Louis Dussol飾)不斷向和藹慈祥的家庭醫生詢問對大人世界的不解:為和相愛的兩人無法在一起?為何無法正視自己的情感?相對於湯米的滿臉困惑,並急迫地試圖了解為什麼,年邁的醫生則顯得從容許多,總是以一句「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概括所有問題。「C'est La Vie」,簡單的一句話,看似什麼都沒有回答,卻也蘊含著許多微妙的意思;看似消極地屈服於生命的種種,卻又顯現出無限寬廣的包容與體諒。這句話就如同魔法般神奇,不僅代表了人生智慧的累積,更說明生命的奧妙之處,同時也能視為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導演的最新作品《微笑馬戲團》的中心主旨。
年僅10歲的小湯米與媽媽貝蒂(Marie Gillain飾)兩人相依為命,生活在遠離人煙的一處養蜂場裡。貝蒂一個女人不但得維持遼闊的養蜂場,還要照顧年幼的小湯米,因此收入十分有限,經常無法按時繳納農場的租金,而面臨隨時會被趕走,落得無家可歸的困境。或許因為如此,貝蒂的臉上總是愁容滿面,不見一絲開心的微笑。小湯米從醫生的口中得知媽媽是生了一種名為「藍色憂鬱」的病之後,便決定要想盡各種辦法來逗她開心。不管是努力背下笑話大全中的腦筋急轉彎,還是將馬戲團找到家門口表演,皆可看出小湯米對「開心」的單純想法:笑了就會開心,開心了就能幸福。只是,人生謎團真的如此輕易可解嗎?菲利浦慕勒導演巧妙地以馬戲團中的「小丑」作為輕鬆有趣的比喻,來說明沉重的人生問題,讓所有年齡層的觀眾都能親自去體會箇中滋味。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年,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過後,小布希(George Walker Bush,1946-)前總統隨即以「反恐」為名號,在阿富汗發動對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政權的報復戰爭。在此之後,電視上的國際新聞畫面中,不斷出現阿富汗那黃沙漫漫的荒涼景象,以及身著迷彩軍服、扛著冰冷槍枝的士兵。因此,只要一提起阿富汗這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大家所聯想到的不外乎是令人聞之喪膽的恐怖攻擊,還有那似乎永不停息的延綿戰火。
不過,對於長期漂泊於異鄉的阿富汗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Barmak Akram)來說,阿富汗還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面貌。為了對阿富汗現況感到關心的友人,為了讓全世界的人們更為了解阿富汗這個國家的人民,巴爾馬克阿卡姆導演選擇以影像作為媒介,創作出《幸福招呼站》這部溫馨、樸實,且忠實反應出阿富汗人民的困境的電影。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享受一部動畫電影了?孩提時代看一部動畫,你不會企求從中找到人生哲理或讀出作者意欲傳遞的理念,因為你只想跟著個性鮮明的人物和天馬行空的劇情徜徉其中,度過哈哈大笑的輕鬆時光;現今的動畫電影往往融入作者的信念或哲思,將動畫轉變成色彩鮮明的糖果外衣,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皆能順口地吞下沉重的寓意苦藥。不過,法國動畫公司Futurikon出品的《捉龍特攻隊》雖然以3D電腦動畫呈現,故事內容卻反其道而行,回歸到單純、典型的動畫上。
《捉龍特攻隊》原為Arthur Qwak創作的電視卡通,2004年開始於法國、德國和美國等地播出,前後總共播放52集,甚至發展出電玩和漫畫等周邊商品;2008年,由Guillaume Ivernel和原作者Arthur Qwak共同執導,翻拍為長篇動畫電影。《捉龍特攻隊》的內容誠如片名所示,為我們所熟悉的屠龍故事:每隔20年就會出現一隻可怕的滅世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年老體衰的阿諾國王為此允諾自稱捉龍獵人的連珠和吉豆,倘若能消滅滅世龍,即可獲得可觀的金銀財寶作為報酬。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在一生當中或多或少總會遇到幾次轉折,可能是個性的改變、步調的調整,也可能是志向的轉變,這些變動總是牽引著人生未來的方向,結果是好是壞,沒有人能說得準。至於轉折的契機有千百種,特別是在經歷一場大病痛之後,或許是因為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往往會為往後的人生帶來極大的轉變。這樣的經驗,《痛過,所以愛過》裡的馬克‧宋納(Til Schweiger飾)肯定最能體會。
電影開始時,只見一名男子獨自坐在書桌前,拿起鋼筆就著風景明信片的背面開始一字一句書寫起來,此時的畫外音隨著筆尖開始述說:「這是我的故事。」沉穩、內斂的聲音讓這名男性顯得成熟且穩重,然而其背後卻又包覆著許多旁人難以理解的風風雨雨。以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展開後續的故事,是許多電影常用的手法之一,不過就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痛過,所以愛過》來說,如此的起頭雖說不上新鮮卻也十分恰當,因為容易勾引出觀眾對主角馬克的好奇心。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點一份爆米花、配一杯可樂,外加一部聲光效果十足的商業電影,是許多人的休閒娛樂首選。觀賞這類爆米花電影時,不用動腦去思考劇情裡的細節和背後的意義,反正娛樂嘛,只消拋開身邊的繁雜瑣事,好好享受一、兩個小時輕鬆時光便是。只是當你已作如是想,電影中的不合邏輯之處仍時時攫住你的心思,影響觀影的心情時,那又是怎麼回事?
打著盧貝松(Luc Besson)名號宣傳的《天外封鎖線》,感覺上應該會是一部好看的商業娛樂電影,從開場戲來看確實如此:男主角史諾(Guy Pearce飾)遭政府當局拷問,拳頭一拳接一拳扎實地打在他的臉上,他卻頻頻耍嘴皮子,不願好好回答問題。如同開頭的調性,《天外封鎖線》是一部融合動作場面與機智逗趣的對白於一體的電影,而史諾的形象亦不同於傳統的動作英雄,他不僅帶點痞子的味道,也喜歡抱怨。不過,隨著電玩般粗糙且廉價的飛車追逐動畫出現,電影的劇情也開始走向莫名其妙的境地。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