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67393840_m  

直到起筆的現在,我依舊不曉得該如何闡述《哭泣的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並非是這本書一無四處,無法引起我的共鳴,反之則是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多到不知該從何述說起。我的心思就這樣被娜欣.拉克哈(Naseem Rakha,1959-)的文字牽引著,從沉重的死刑執行令下達的起頭開始,跟著一位痛失愛子的母親艾琳體驗痛苦、仇恨、絕望的過程,直到最後一頁,所有情緒整合昇華成一種心痛的慈悲。是的,心痛的慈悲。《哭泣的樹》所傳遞的就是如此矛盾且複雜的情緒,然而其中心命題卻又十分簡單,那便是「放下」二字。

《哭泣的樹》以兩條敘事線展開前後約莫二十年光陰的故事。其中之一是2004年10月的奧勒岡州立監獄,距離死囚丹尼爾行刑的日子不到一個月,也就是說丹尼爾將近二十年的監牢生涯即將結束,他的人生也將背負著殺人犯的罪名走向終點;另外一條敘事線是從1983年開始講起,那時丹尼爾尚未打亂奈特、艾琳,以及他們的兒子薛普、女兒布麗絲的平和生活,雖然奈特突然的一個決定──接受奧勒岡副警長一職,並舉家搬遷至那──著實讓艾琳有些不解,畢竟他們世世代代皆生長在卡爾屯這個地方,要離開熟悉的土地和人群不是件容易的事。於是,艾琳求助於牧師,牧師跟她說:「誰知道在那邊等著妳的是什麼樣的未來呢?」未來,既非早已逝去的過去歷史,也不是可以掌握的現下,那是一條不知通往何處、不知終點在哪的長路,更別說是想像自己的兒子會被殺害這樣殘酷的事實。

在試讀活動的書籍內容簡介中,已提及這個故事的主要梗概和人物。因此,我原以為《哭泣的樹》像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所主演的《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2007)一樣,是描述失去所愛之人的痛苦,並向社會尋求一絲絲正義的故事。《哭泣的樹》的前半部分確實是如此,艾琳自從沒有了薛普之後,生活好似從此停止般,鎮日渾渾噩噩不曉得未來的路在哪,只能期盼著丹尼爾的死刑趕快執行,讓一切畫下句點。不過,娜欣‧拉克哈沒有讓故事就這麼發展下去,她在這裡設下了一個轉折處,將故事從充滿仇恨和絕望帶向寬恕。

「一個孩子死了,接踵而來的仇恨,絕望,無盡的、無窮的痛苦。還有家庭,孩子,傷痛和不公不義。還有走不完的長廊。但也有一棵樹,一隻鳥,以及美的回憶。」

艾琳其實可以一直使自己沉溺在無盡的悲傷和怨懟中,反正她是個痛失愛子的母親,有權力迷失在負面情緒裡,而外界也會給予同情和憐憫,並同聲譴責凶手的不是。然而,艾琳還有另一種選擇,而她自己也體認到所失去的東西,且原本幸福和樂的生活早已不復返。但是世界依舊美麗,回憶依舊存在,這些都是他人無法奪走,能永遠擁有的寶藏。因此,艾琳決定寬恕丹尼爾,原諒他所加諸於這個家庭的痛苦,她開始提筆寫信給丹尼爾。

要對一個人滿懷怨恨很容易,但是要寬恕對方卻很難做到。這點相信奧勒岡州立監獄的監長梅森最能體會。除了艾琳這條故事主線之外,在另一條敘事線中,娜欣‧拉克哈安排了梅森這個角色與艾琳相呼應。原來梅森的童年活在被哥哥欺侮的陰影下,而母親只是一味地要他原諒哥哥,使得梅森的心中從此留下一道深刻的傷痕。直到成年後的現在,寬恕對於梅森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個是始終懷抱著怨恨的負面情緒持續生活下去,另一個則是及時將自己拉離黑暗,尋找更多光明的可能性。沒有誰是誰非、或好或壞,畢竟我們不是當事人,不曾經歷讓他們痛徹心扉的傷痛。艾琳的女兒布麗絲對梅森說:「我們不可能都是聖人。」梅森回道:「可是妳媽卻讓我去想說不定我們可以更快樂一點。

另一方面,梅森也帶領我們認識監牢中的丹尼爾──一位善於繪畫、不會給他們找麻煩的受刑人──以及法律、社會對丹尼爾的觀感,並間接點出死刑的殘酷面。誠如艾琳所說:「殺掉丹尼爾‧羅賓不叫正義,而是報復。」在《勇敢復仇人》這部電影中,茱蒂.佛斯特獨自拿槍走上街頭,未經過法律審判便殺掉那些作奸犯科的人,維持這個社會和法律無法給予的正義。觀看電影的同時,不可否認,我在心中不斷為這樣的行為叫好。做錯事就該接受懲罰,這就是法律制定的意義,也是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因此,殺人犯理所當然要用生命來償還。但是,艾琳的這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是啊,死刑的本質不就和殺人沒兩樣嗎?既然這些犯人無權操弄他人的死生,那麼我們又何以假藉正義之名行殺人之實?「我不相信殺了丹尼爾會讓世界上的人更安全,我也不相信世界上不會再有人殺人就因為我們處決犯人。」艾琳如此說道。

在和丹尼爾通信的過程中,艾琳慢慢體認到丹尼爾不是她原先所想的那樣醜陋,而丈夫奈特隱藏多年的秘密更讓她相信不該將丹尼爾處死。原來這個家裡的每個人都有秘密。至此,奈特和艾琳的夫妻關係從喪失薛普之後,終於正式走向決裂。然而,決裂亦是重新開始的一個契機,讓彼此的心更為敞開。因為奈特隱瞞的秘密,使得艾琳重新檢視自己的兒子薛普,也重新認識丹尼爾這個人。「寬恕不等於接受。」傑夫對艾琳說道。艾琳的寬恕是對自己的慈悲,給自己遠離痛苦的一個理由;接受則撫慰了逝去的薛普和牢中的丹尼爾,並讓自己能真正往前邁進。

「一顆眼淚滾下艾琳的臉龐,落在一塊青苔上,立刻就把那個地方染成了瑩亮柔和的綠。她伸手去觸摸,很是驚訝,讓某個東西恢復生氣竟然只需要那麼一點代價。」

《哭泣的樹》以溫潤富情感的筆觸敘述一則讓人心痛,卻也感到溫暖的故事,很難想像這是娜欣‧拉克哈初試啼聲之作。透過這則故事,我了解到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輕易放下,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該輕易放下,而是應該學著接受,兼容並蓄各種情緒之後,才能真正繼續往前踏步邁進。

【作者簡介】
娜欣.拉克哈(Naseem Rakha,1959-),記者,屢獲殊榮,其報導曾於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節目All Things Considered,以及Morning Edition、Marketplace Radio、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與Living on Earth等播出。目前與丈夫、兒子及一群動物住在奧勒岡州(Oregon),利用寫作的空檔閱讀、編織、健行、進行園藝工作,或是單純感受四季的遞嬗。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The Crying Tree
作者:娜欣.拉克哈(Naseem Rakha)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09年7月2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291337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