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讀者來說,山崎豐子絕非是一位陌生的人物。即便沒有閱讀過她的小說,也看過改編的連續劇;即便沒有看過任何一齣小說改編的連續劇,也知道她的大名。山崎豐子從處女作《暖簾》出版以來,執筆不懈,留下許多大部頭的著作,當中更不乏暢銷的經典巨作。值得敬佩的是,縱使年近老耄,仍舊花上約莫八年光陰,取材、執筆寫成長篇小說《命運之人》,可說是幾乎將終生奉獻給寫作。
《命運之人》從2005年1月開始連載於雜誌《文藝春秋》,2009年發行單行本,共4卷;皇冠出版的繁體中文版分為上、中、下,共3冊。如同《華麗一族》(華麗なる一族,1973)和《不沉的太陽》(沈まぬ太陽,1999)等作品,《命運之人》同樣取材真實事件,小說人物亦多有其原型人物存在。
《命運之人》的原型:西山事件
「西山事件」起因於1971年的沖繩回歸協議(沖縄返還協定),又名「沖繩密約事件」(沖縄密約事件)、「外務省機密洩漏事件」(外務省機密漏洩事件)。當時,日方佐藤榮作內閣和美方尼克森政權就沖繩回歸一事進行協議時,日方官方發布將由美方負責400萬美元的土地復原補償費,實際上卻是日方獨攬這筆費用。每日新聞社政治部的記者西山太吉在得知這項情報後,便將此情報告知會議員。日本政府當然對此是極力否認,並以洩漏國家機密為由起訴,西山依違反國家公務員法被判有罪。
事件發生後,西山所屬的報社以報導的自由為由,主張取材行為的正當性。然而,社會群眾受到起訴狀內所記載,西山與已婚的外務省事務官蓮見喜久子之間的外遇一事的影響,一致對報社進行批判並發起拒買運動。報社受到衝擊之下,不僅發行量銳減,更一度面臨倒閉。此外,西山原先著眼的沖繩密約內容,當然就深埋於緋聞風暴之下。
記者之筆:國民知的權利與國家機密/個人隱私
筆之於記者,猶如刀槍之於戰士。筆本身雖無任何殺傷力,但透過記者的運用,寫出的文字報導卻能展現不容小覷的力量。這股力量正如能載舟、覆舟的水,可以將人吹捧上天,亦能使之身敗名裂。因此,記者一職的個人操守和職業道德更顯重要。
《命運之人》以霞之關外務省拉開序幕,美日雙方正如火如荼進行沖繩回歸談判的案子,如此事關重大的場合,身為記者的弓成亮太當然不會缺席。一開場,山崎豐子隨即開門見山讓主角弓成展現出色的交際手腕,運用和內閣官員的交情,替報社帶來獨家消息。說真格的,山崎豐子筆下的主角經常以極為正面的形象出現,但在弓成身上,我卻無法感受到全然的正面氣息,這也許是記者的身分所致。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弓成的行為就像印象中的記者,總是用盡心機、不擇手段,只為了挖出所謂的「獨家」;從報社或記者本身的角度來看,或許是礙於競爭壓力、上司要求,不得不做出可能侵犯隱私,甚至違法的行為。
另一方面,正如「西山事件」發生當時,報社以報導的自由來辯護,山崎豐子在書中同樣點出這項議題。時下的娛樂記者常以偷拍等方式取得材料,並輔以聳動的標題和加油添醋的內文來吸引讀者。這些報導對於民眾來說,頂多視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真真假假其實無傷大雅。然而,政治線的記者所挖出來的內幕,極為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會影響國民的權益,也會撼動時局。弓成所察覺的沖繩回歸協議背後的真相即為一例。
將記者視為天職,擁有強烈信念的弓成,在掌握確切的證據之後,仍不免猶疑不安,畢竟這件事情牽涉到許多層面。但是,正如弓成所言:「認真的大牌記者該寫的時候還是會寫,如果因為害怕就下不了筆,代表他原本就不是什麼入流的記者。」在正義感和對記者一職的責任感驅使之下,弓成最終還是將之公布出來。只是,在面臨政權轉移的敏感時機之下,弓成的行為被解讀為候選人政治鬥爭下的產物,全然抹滅弓成原先的立意,而弓成自身也淪為鬥爭下的犧牲品,從一介風光的記者成為尊嚴被踐踏的階下囚。
「弓成幾乎被可怕的國家權力壓垮了。」書中如此寫道。難道戳破美麗表皮上,充滿惡臭、腐敗氣息的膿包就只能換來這樣的代價嗎?難道國民就得接受國家高層餵養的甜美糖液,活在虛假的社會中嗎?弓成所屬的《每朝新聞》以「不畏任何權力,藉由不偏頗的社論和報導,為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做出貢獻」為編輯方針,並主張國民有知的權利。有趣的是,一如山崎豐子過去總是在書中呈現出是非黑白混合後的灰色地帶,東京地檢副檢察長正木的一席話,讓一面倒鼓吹「知的權利」的劇情走向有了緩和空間,他說:「英國的判例法中有一項清白原則。意思是指責別人的人,自己的手必須是乾淨的,也就是說,刮別人的鬍子前,要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每朝新聞》目前強烈主張知的權利,但如果《每朝》自己的手是髒的怎麼辦?髒手握著髒筆,有資格主張知的權利嗎?」鏗鏘有力的話語,為這項問題帶來另一面相,讓人不禁重新思考弓成的行為。同時,這也是山崎豐子的作品最為引人入勝的地方:不去清楚點出黑或白,讓讀者能從各個面相獨立思索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擁有筆和墨水的山崎豐子
除了《女系家族》(女系家族,1963)等幾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之外,從《白色巨塔》(白い巨塔,1965-1969)、《華麗一族》、《不毛地帶》(不毛地帯,1976-1978)、《不沉的太陽》到這部《命運之人》,可以看出女性絕對不是山崎豐子首要著眼的對象。她筆下的女性不僅是配角,多數更是依附在男性角色底下的妻子。因此,這些女性多以溫婉、善於持家的形象登場,弓成的妻子由里子便是如此。
由里子在尚未出嫁之前是湘南一帶大戶人家的千金,嫁給弓成之後,就成了傳統觀念下的「賢妻良母」:獨力照顧兩名幼子;為弓成打理好家中事務和公務文件;無論弓成多晚回家,她都會在弓成按門鈴時立刻出來迎接。相較於個性和形象極為鮮明強烈的男主角,這些女配角往往情緒內斂、個性溫和,如同影子,甚至隱形人一般,實在讓人很難對她們留有任何印象。
相較於此,山崎豐子自身就成了有趣的對比。同樣身為女性,山崎豐子卻善用自己的「作家之筆」,毫不留情地對社會上各種現象進行批判,展現出強勢的一面。吳心怡在〈血染空白的一頁──從文學/藝術作品中「血」的意象談女性創造力〉一文寫道:「在傳統隱喻中,男性擁有陰莖,就等於握有筆,握有書寫的工具,而純潔的女性是一頁空白,等待被書寫。」此外,「男性的陽具是他們的筆,女性雖沒有筆,但我們必須記住,她們擁有源源不絕的墨水─她們的墨水就是她們的血。以陰莖/筆來譬喻男性創作上的優勢固然巧妙動人,但血/墨水的比擬更能說明女性創作的無限潛能。」由此觀點來看,山崎豐子過去曾任記者,今為作家,她打破「男性/女性」的界線,不但擁有源源不絕的墨水,從醫界、金融業、航空業、政治界等社會各個層面取材,還握有一枝強而有力的筆,針砭時弊,不遺餘力。
山崎豐子已過八十高齡,不曉得會否繼續寫作,為作家一職鞠躬盡瘁。倘若繼續執筆,我滿心希望能看到她以女性議題為主軸,大書特書一番。
【作者簡介】
山崎豐子(山崎豊子,1924-2013),本名杉本豐子,當代日本文壇三大才女之首,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與大師松本清張、水上勉齊名。自京都女專(現京都女子大學)國文科畢業後,任職於每日新聞社學藝部,在名作家井上靖的麾下擔任記者。工作之餘從事寫作,1957年以《暖簾》一書初試啼聲,隔年便以《花暖簾》榮獲第39屆直木賞,此後即辭去報社工作,專心寫作。儘管早已超過八十高齡,但她的批判之筆卻始終不輟,2009年再度推出暌違已久的最新小說《命運之人》,以沖繩歸還和日美密約為背景,展現新聞人對真相的追求與對社會正義的堅持,果然引發各界的熱烈討論,不但已熱賣突破百萬冊,更連續高踞日本最權威的《達文西》雜誌與日販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並榮獲第63屆「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而她也再次展現其過人的觀察力和「預知」能力,2009年底,前日本官員在法庭作證,終於承認沖繩密約確實存在。1991年,山崎豐子因對日本文學的卓越貢獻而獲頒「菊池寬賞」,可謂實至名歸。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運命の人
作者:山崎豐子(山崎豊子)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1月2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27653
【山崎豐子的作品】
●《不毛地帶(上)》:山崎豐子又一動人巨作!
●《不沉的太陽》:不沉的心與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