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衝突製造張力與爆發力,為作品帶來可看性或高潮,一直是戲劇中經常出現的創作手法。衝突,正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元素之一。青春接軌著小孩與大人,過渡了純真與虛偽,調節欲望與制約,在這段過程裡必然產生掙扎和痛苦,20世紀著名女性主義旗手潔玫.葛瑞爾(Germaine Greer,1939-)因而認為「青春期是煉獄的代名詞」,這樣的看法或許有些悲觀,但《蘿莉塔壞壞》中的艾莉(Jella Haase飾)和歐娜(Sarah Horvath飾)所面臨的青春何嘗不是如此?
15歲的艾莉和歐娜在德國導演茲絲卡.耶曼(Ziska Riemann)的刻意塑造下猶如兩個對比:艾莉留著金色長髮,歐娜則是黑色短髮;艾莉的衣著如同糖果般五彩繽紛,歐娜則以黑色系為主;艾莉的外表就像洋娃娃,歐娜則是個性十足的酷女孩。兩個人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不會有所交集,但她們所處的家庭狀況有著共同點,使得兩人在第一次相遇時便以野獸般發光的眼珠確認彼此。是的,野獸。導演以誇張的方式和特效讓艾莉和歐娜表現出野獸般的行為,諸如:呲牙裂嘴、眼睛發出閃光、大吼大叫等,一方面反映出青春的狂放、自由、不受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內心的憤怒和壓抑的象徵。
兩人所處的家庭就像她們的外表一樣截然不同,一邊是平凡的中產階級,另一邊是藝術世家,實際上,兩個家庭同樣充斥著謊言和虛假。艾莉的家從成員組成到房屋裝潢,看似是一個溫馨、快樂的小家庭,實則不然。艾莉的母親偏愛生病的哥哥約拿斯(Janusz Kocaj飾)而冷落艾莉,父親對誰都一樣冷淡,但是,母親總喜歡營造出家庭和睦的假象,例如:用餐時會面帶微笑,拉起艾莉和約拿斯的手一同禱告。至於歐娜的家在母親和叔叔盧卡斯(Thomas Wodianka飾)外遇、父親自殺後便破碎不堪,然而母親只是說:「一切會過去,大家都很難熬。」全然無視歐娜的感受,以及對盧卡斯的厭惡。顯而易見,兩人的父母都抱持著鴕鳥心態,掩蓋問題的癥結,聊以粉飾太平,這點同樣反映在結尾的毀屍滅跡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艾莉和歐娜各有其發洩的出口:性與自殘。潔玫.葛瑞爾在著作《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1970)裡寫道:「做愛本來應該是人最獨特、最健全的時候,然而現代人的做愛卻是最缺乏溝通、最孤獨無依的時刻。」從某個層面來看,艾莉的性行為確實體現了這句話。當哥哥發病,大吵大鬧並辱罵母親時,艾莉躲進房間企圖以音樂掩蓋吵鬧聲,之後她和一名視覺系裝扮的男人做愛,獻出第一次的性經驗。性對艾莉來說除了標誌成長,從女孩轉變為女人,更多的時候則是補償作用:彌補自己在家裡的不受重視,以及不滿的憤怒。然而,對歐娜而言,性是她不願接觸,甚而極度反感的事,因為她曾撞見母親和叔叔在車子裡做愛,自殘遂成為歐娜負面情緒的出口。相較於大人所抱持粉飾太平的心態,艾莉和歐娜選擇的釋放管道顯得劇烈且直接,這也反映出兩人尚未社會化/大人化前的原始與獸性。
雖然歐娜對直接的性,也就是兩個人的交合感到厭惡,但是在片中其實有另一種形式去呈現她的性行為,那就是將艾莉帶到她的祕密基地。這個位於廢墟中的祕密基地可視為是歐娜的內心和私處,她讓艾莉的「進入」,表示釋出自己最大的信任,而之所以要求艾莉當她的裸體畫模特兒,則是希望艾莉也能向自己敞開內心的私密空間。在這場看似沒有實際上的性行為卻又曖昧的戲裡,歐娜以為兩人的關係已在心底深處達到十分緊密的連結,因此當她親眼看見艾莉和叔叔的親密行為時才會如此震驚,一來這宛如母親當初外遇的翻版,二來艾莉──最親密的人的背叛讓她回憶起過往的痛苦。艾莉和歐娜的破碎關係直到兩人都受傷,被送進同一家醫院後,才得以修復,因為這就像兩人最初相識的情況:彼此都有需要撫平的傷口。
艾莉和歐娜兩個對極的相遇相識猶如青春期所必須面對的衝突,而這層衝突是能包含於一個個體中相容並存,相互不矛盾。除此之外,電影中還有其他的對比,例如:咆哮的搖滾樂與甜美的粉紅色、虛偽的大人與直接的小孩、冷冽的黑白素描動畫與溫暖的彩色超八厘米畫面,拼湊出瑰麗且強烈的影像風格,這些素材的運用不僅貼切地傳達出艾莉和歐娜的內心世界,也展現出青春的暴烈與不受拘束的可能性。茲絲卡.耶曼藉著對色彩和影像的高敏銳度,以新手之姿完成一部手法大膽、狂放的《蘿莉塔壞壞》,著實令人驚艷!
【電影資料】
中文片名:蘿莉塔壞壞
英文片名:Lollipop Monster
導演:茲絲卡.耶曼(Ziska Riemann)
出品國:Germany
影片年份:2011
色彩:Color
片長:96min
【上映資訊】
11/09 (三) 14:00 國賓影城@微風廣2場廳
11/13 (日) 18:30 國賓影城@長春廣場A廳
11/14 (一) 12:30 國賓影城@長春廣場A廳
【相關連結】
●2011臺北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11臺北金馬影展相關文章】
※星光首映※
●【11金馬影展】《星空》:最寂寞最燦爛的星空
●【11金馬影展】〈阿霞的掛鐘〉:停在過去的時間
※光影瞬間.經典重現※
●《發條橘子》:犯罪的探討
※人生鏡像.不完美教育※
●【11金馬影展】《深深深呼吸》:死亡到重生的成長之路
※人生鏡像.家族遊戲※
●【11金馬影展】《歡迎來到德國》:我們來自哪裡?
※潘朵拉的盒子.希望的所在※
●【11金馬影展】《姊妹》:寫出黑與白
●【11金馬影展】《通往幸福的六樓階梯》:那些女傭教我的事
※以愛之名.性別越界※
●【11金馬影展】《裝扮遊戲》:「性別」的展演
※我是傳奇.音樂啟示錄※
●【11金馬影展】《謎之音》:獻給Sigur Rós的樂迷們
※奇幻世界‧麻辣午夜場※
●【11金馬影展】《殺不到的仇人》:復仇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