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慍怒》

無庸置疑,《慍怒》是一部同志文學作品。如同華文世界最富盛名的同志經典《孽子》,愛爾蘭作家約翰.波恩在《慍怒》的開場隨即呈現出「罷家」的場景,無怪乎紀大偉曾論及:「『和家庭發生衝突』這種橋段儼如同性戀者的試金石,彷彿可以證明誰才最有資格自稱同性戀者。」話雖如此,在《慍怒》中首先「罷家」的人並不是同志,而是一名異性戀女性,即主角西羅爾的母親凱薩琳.歌根。當時不過16歲的凱薩琳,因為未婚懷孕,在父親的舉報下,遭到神父當眾指責為「蕩婦」,並從此逐出她成長的村落。

凱薩琳固然不是同志,但在天主教擁有絕對權威的愛爾蘭,未婚懷孕其實與同性性行為並無二致,都是不見容於社會的極惡罪行。被排除放逐之後,年輕的凱薩琳獨自一人跑到都柏林求生存,她先是編織一套故事,謊稱丈夫在戰爭中不幸犧牲,藉此在國會咖啡廳找到一份工作;待腹中孩子出生之後,交給修女送去領養家庭,再向同事稱孩子夭折,並繼續回咖啡廳工作。是以凱薩琳雖然被逐出家庭,但同時,她也化被動為主動去「驅逐」家庭,試圖用一個獨立女人的身分生活。

由此觀之,《慍怒》不僅是同志文學,更是一部酷兒文學。「酷兒是拒絕被定義的,它沒有固定的身分認同,」紀大偉補充說明:「同志主張身分認同,但是酷兒卻加以質疑。」凱薩琳拒絕成為循規蹈矩的乖女孩,她也不會像她母親一樣,是個無聲甚至毫無存在感的角色;事實上,她在故事裡自始至終都是個「標準之外的異質聲音」。譬如凱薩琳敢於挺身而出,不假辭色當面指責神父和政府高官的不是。又譬如當她意外得知身旁友人是同志,或是有人向她出櫃時,她不會展露出任何異樣的態度,甚至直言:「我為什麼要在意,這跟我又沒有關係。」從少女時期開始,凱薩琳就非常酷兒,不斷挑戰著理所當然的規範和既成的權威。

不只是凱薩琳,西羅爾的養父母查爾士.艾佛瑞和茉德同樣不是社會所想像的傳統父母。首先,查爾士與茉德這對夫妻的關係就不太尋常,「他們倆不同房,生活起居也在不同樓層」,兩人「維持著一種友好又像是做生意的關係」。這對夫妻在領養西羅爾之後,也從未打算扮演親生父母,反而一開始就讓小孩清楚知道養父母的意思。「西羅爾,你就當自己是房客好了,」查爾士如是說。於是在西羅爾的成長過程中,查爾士時不時就會提醒他:「你不是純正艾佛瑞家的人。」在這個非典型的家庭中,西羅爾雖然沒有獲得所謂的「父愛」和「母愛」的滋養,但他也沒有受到虐待,依然平安順利地長大成人。

不正常的女人、不正常的父母、不正常的家庭,還有一個擁有不正常性向的主角,凡此種種的「不正常」貫穿了整部小說長達70年的時間跨度,或許我們以為的「正常」根本沒有存在過,誠如凱薩琳所言:「別傻了,誰又正常了?這個爛國家裡沒有正常人。」所以辱罵凱薩琳的神父,自己也搞大了兩個女人的肚子;教育部長被警察當場抓到和男孩在車內進行性行為,卻氣急敗壞地企圖向上級施壓,讓逮捕他的警察被開除,還辯解說男孩只是彎下去撿拾掉落的香菸而已。「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化糞池一樣同流合汙,」巴斯提安的言論一針見血。那麼,西羅爾意欲成為的「正常人」,究竟是什麼樣貌?

西羅爾的摯友朱利安在罹患愛滋病後,如同許多的異性戀病患,總再三強調自己是異性戀、是「正常人」,從未曾和男人亂搞,不可能得到這種「同性戀的疾病」。可見在他們眼中,甚或是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同性戀族群就好比是「他者」(the Other),是必須將之排除在群體之外的異端。另一方面,透過「賤斥」(abjection)的清理與淨化過程,才能重新型塑自我的主體性。換言之,這種「非我族類」的「他者」,同時也是確立「我族」的必要條件。故而當西羅爾質問「那些人為什麼這麼討厭我們」時,凱薩琳淡淡地回道:「我記得有個朋友曾經告訴我,我們討厭的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如此說來,「正常/不正常」之間並沒有一條絕對的界線,或者說那條線是浮動性的存在,唯有不停地嘔出體內的異質汙穢,方可持續保有完整的「正常」。

「生在那個時代的愛爾蘭人本是一件難事,生為一個21歲的愛爾蘭青年也是一件難事,生為喜歡男人的男人更是一件難事,」約翰.波恩寫道。不過,又豈止是愛爾蘭呢?西羅爾的男友就在美國紐約的公園裡遭人當街毆打致死,看來自由女神亦無法保障同志,使其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臺灣,2018年年底的一場公投,讓所有同志及支持平權的人「與七百萬人逆向而來的惡寒交手」(引自陳珊妮〈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如今保守團體還想進一步插手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就連總統候選人的夫人都還以過時的不實言論攻擊性教育,意圖抹煞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白先勇在《孽子》中曾說:「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好不容易,在無數生命的消逝後,同志總算得以隨著雨後彩虹緩步走向光明白日。極端保守如愛爾蘭,在2015年全民公投通過同婚,成為全球第一個以公投形式實現婚姻平權的國家。不僅如此,更於2018年同樣透過公投完成了墮胎合法化。「愛爾蘭不一樣了,」西羅爾如是說。期盼有一天,臺灣也能真的不一樣。


參考資料
紀大偉著(2014)《晚安巴比倫》台北市:聯合文學
紀大偉著(2017)《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台北市:聯經

【作者簡介】
約翰.波恩(John Boyne,1971-),生於愛爾蘭都柏林,以《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一書享譽全球,奠定文壇暢銷作家地位,《愛爾蘭觀察報》(Irish Examiner)稱其為「愛爾蘭新生代最出色的作家」。著有《愛的倖存者》(The Absolutist)與《孤獨的故事》(A History of Loneliness)等多部暢銷小說與青少年小說,目前定居愛爾蘭都柏林。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The Heart’s Invisible Furies
作者:約翰.波恩(John Boyne)
譯者:李昕彥
出版社:凱特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9月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678896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