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麥卡的難題》  

「你想必會好奇像麥卡.莫第默這樣的男人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小說一開始,安.泰勒開門見山點出主角的名字,並以此為引,準備帶領讀者進入麥卡的內心世界。同樣地,在接近尾聲的章節中,安.泰勒再度寫出一段相似的語句,如此前後呼應,好似麥卡是個十分獨特、值得我們在意的人物,但事實上,麥卡這個人根本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先從長相來看,「他瘦瘦高高,四十出頭,賣相普通,沒什麼派頭」;至於他的日常生活則是一成不變,也不太跟人往來,「感覺上,他似乎沒有男性的友人」,而且「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有沒有家人」。不過,麥卡還是有交往中的女朋友,但好像是各管各的。如此這般,安.泰勒首先從第二人稱視角引導讀者進入她的敘事中,並站在如同鄰居般的旁觀者立場來認識麥卡。接著,筆鋒一轉,麥卡的生活及其內心世界跟著展露在我們眼前。

年過40的麥卡,是一名公寓管理員,負責處理房客們的水電問題。同時,他還經營一間名為「科技隱士」的一人公司,專門為客戶解決與電腦相關的各種難題,只要一通電話,他就會開著車到府服務。雖說這份工作僅夠餬口,但麥卡還是樂在其中,因為「最起碼他就是他自己的老闆,他實在不喜歡受別人呼來喝去的支使」。是的,麥卡喜歡掌控自己人生中的大小事,使其規律穩定地在既定的軌道上運行,好比他的駕駛習慣一樣,「沒有任何差錯,任何失誤,任何修正」。所以麥卡的生活很單純,除了工作,其他包括用餐、運動、打掃等,都在他規劃的正規行程裡,按部就班進行。這樣看來,麥卡絕對稱得上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典範。

其實,何止是麥卡喜歡掌控一切,我們將時間精細劃分、將空間定格為座標,並將所有事物命名分類,不就是希望世間萬物都在人類能掌握的已知範圍內運行嗎?還有那種種的法律和規矩,無不是希望人與人的互動能夠達到一種制式的規格。而麥卡,正是將這一切徹底執行在自己的生活中。「你要是不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那生活有什麼意義呢?」麥卡說道。

可惜,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就算我們盡一切努力讓生活按照行程表完美進行,還是會有許多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打亂既定的規律。就像麥卡在大學時之所以選定電腦學修習,原因很簡單,「這至少是一門十分明確的科學——是非黑白,一清二楚,講究邏輯,條理分明,就像擲骰子的遊戲」。但實際上,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掌控像電腦這樣「明確」的東西,故而麥卡才會接到一通又一通的求救電話。既然電腦都是如此,更不用說是我們的人生了。

於是有一天,一位叫做卜林的陌生男孩闖進麥卡的生活,還自稱是他的兒子;於是有一天,麥卡的女友凱西突然向他提出分手;於是有一天……。說穿了,發生什麼事並不重要,畢竟什麼事都有可能會發生。這就是人生。重要的是,這些突發狀況打破了麥卡構築的安全堡壘,使他有機會意識到自己的人生不若原先所想那般完美,「我一直想不出錯,結果全盤皆錯!」麥卡如是說。然而出錯又如何?不完美又如何?如同凱西,麥卡認為她並不完美,可是他的家人卻再三強調他們有多喜歡她,甚至斷言再也沒有人這麼適合麥卡了。

麥卡之所以會養成行事一板一眼,追求完美到龜毛的個性,是因為他生長在一個不拘小節到極致的家庭裡。麥卡自我辯解:「要是在那樣一團亂的環境底下長大,你肯定會跟自己說,以後自己的生活絕對不要這樣。」雖然麥卡極力讓自己的生活維持井然有序,不願讓自己與家人畫上等號,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混亂或吵鬧確實使他想起家的感覺。而不是像現在,屋裡乾乾淨淨、家具整齊排列,卻「散發著一種空空蕩蕩的感覺」,沒有人發話,自然也不會有人回應。

書中,安.泰勒兩度提到中子彈爆炸後的世界,人類全部消失,只剩下建築物和街道,麥卡要花多少時間才會發現不對勁呢?過分規律的生活讓麥卡對一切都習以為常,包括與親密之人的應對。你以為彼此的互動已經充滿默契,可以自然而然地達到恆定的狀態,殊不知對方可能與你漸漸疏離,等你意識到了,才發現對方早已從你的生活中消失。「對於一件你想了那麼久才得到的東西,怎麼會這麼的漫不經心?因為,你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它是你的了,你就不太愛惜了,」麥卡的前女友蘿拉如是說。

或許誠如麥卡的鄰居尤蘭妲所說:「你必須自己振作起來勇往直前。」麥卡缺乏的就是這份行動力。當他習慣了極度規律的生活時,以為所有事物都會水到渠成,按照他的既定規畫進行,但他忘了,人與人的相處無法套用格式,複製貼上。因此麥卡次次被甩,卻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甚至以為都是對方的錯。而這次,麥卡終於決定脫離原本的行車路線,「再試一次,再試一次,不要放棄,」麥卡說道:「不然做人幹什麼呢?」

「你想必會好奇像麥卡.莫第默這樣的男人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安.泰勒的反覆提醒,原來是為了告訴讀者,我們都可能是麥卡。我們日復一日過著如常的生活,以為往後的人生便會照著預定的軌道前行。這時,一個意外或巨變,必然會使我們茫然迷路。不過,沒關係,只要振作起來,再試一次,也許就能看見好兆頭了。

【作者簡介】
安.泰勒(Anne Tyler,1941-),生於美國明尼蘇達,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名家。她在北卡羅萊納州首府羅利市長大。由於父母親特殊的教養觀念,她直到11歲才開始上學。19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杜克大學,並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俄羅斯研究。
至今出版23本小說,1994年獲提名為「全球最好的英語小說家」,2012年,英國《週日泰晤士報》頒發「傑出文學獎」,表揚她終生的文學成就。
代表作《意外的旅客》奪下美國國家書評獎,入圍普立茲小說獎決選,改編電影亦大獲好評;《鄉愁小館的晚餐》入圍國際筆會/福克納小說獎、美國國家書卷獎、普立茲小說獎決選。
她最膾炙人口的是《鄉愁小館的晚餐》(Dinner at the Homesick Restaurant)、《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和《生命課程》(Breathing Lessons),作品總銷量超過一千萬冊。
安.泰勒個性低調,甚少公開露面,1988年《生命課程》獲普立茲獎,她卻以正在寫作為由,婉拒採訪。2015年新作《糾纏的藍線》(Spool of Blue Thread)叫好叫座,同時入圍柑橘小說獎(後來更名為貝禮詩女性小說獎)、曼布克文學獎決選。
安.泰勒從少女時期開始發表作品,如今79歲仍筆耕不輟。她擅長書寫平凡人的生活,以細膩、樸實的筆觸洞悉世情,勾勒日常暗湧,對兩性情感世界的描寫,更是獨具洞見。她是美國藝術文學院的一員,曾擔任圖書館員,婚後定居巴爾的摩,並以此地作為大部分小說的背景舞台。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Redhead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作者:安.泰勒(Anne Tyler)
譯者:余國芳
出版社: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3月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062126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