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螞蟻》  

人們總是很矛盾,一方面自認為萬物之靈,位居所有物種之上,得以宰制一切;另一方面卻又常以動物為師,進行擬人化的想像投射,藉以自我砥礪、反思人生。譬如勤奮團結的螞蟻。收錄在《伊索寓言》的小故事〈螞蟻和蟋蟀〉,透過辛勤勞動的螞蟻和好逸惡勞的蟋蟀兩者的對比,讓人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於是,這個認知成了我們對螞蟻既定的刻板印象之一。不過現實真的如此嗎? 

貝納.維貝出版於1991年的《螞蟻》及其續作《螞蟻時代》、《螞蟻革命》,組成了經典的「螞蟻三部曲」。書中從微觀的視角盡可能貼近螞蟻的生活,用想像力構築出一個宏觀的螞蟻世界。然而貝納.維貝的幻想並非天馬行空,而是有所本,其中蘊含的知識量十分龐大,讓這本書不只是小說,更是一部入門等級的科普書籍。

故事分為兩條線進行。舅舅艾德蒙過世後,喬納東.威爾斯繼承了一棟登錄為歷史建築的房產。一家人搬進去後,在廚房發現一道通往地窖、被鎖死的門,艾德蒙還留下遺言,要求「千萬絕對不要去地窖」。直到他們飼養的狗闖入地窖並失蹤後,喬納東才決定撬開門鎖,進去探個究竟。沒想到,在打開門的同時,彷彿也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地窖裡的秘密讓喬納東不顧妻子露西的阻擋,執拗地一次又一次走進去,最後因此失去了音訊。

至於另一條故事線,誠如書名所示,是以螞蟻為主要角色。城邦「貝-洛-崗」的春季狩獵遠征隊在歸途中,遭到不明的新型武器攻擊,倖存的327號雄蟻急忙返回蟻丘,試圖向整個聯邦發出警報。然而,一股神秘的勢力卻不斷阻撓327號,甚至對他展開追殺。為了解開謎團,保護城邦,327號在志同道合的夥伴協助下,展開了一場刺激萬分的冒險。

小說在兩條故事線不斷相互交錯下向前推進,隨著劇情發展,人類與螞蟻兩個看似毫無干係的世界,在換場產生的敘事斷裂中逐漸縫合,彼此呼應。貝納.維貝寫的既是螞蟻,也是人。

在螞蟻的世界中,每隻螞蟻皆負責一項工作,各司其職,讓整個城邦聚落得以順利運作。於是,有的螞蟻外出狩獵採集、有的螞蟻負責守衛蟻后、有的螞蟻專職照顧蟻卵,甚至還有螞蟻終生倒吊在頂壁,利用自身的嗉囊貯存大量的新鮮蜜露供其他螞蟻享用。這些螞蟻沒有名字,僅依照出生順序賦予編號,只有建立並統御整個城邦的蟻后擁有專屬於自己的名字。沒有名字,自然就失去了自我的存在。一隻隻的螞蟻猶如一個個的細胞,在城邦運轉的過程中難免凋亡,「每天早上,城邦都會清除它死去的細胞和其他垃圾,」貝納.維貝寫道。隨後,蟻后會產出相對應數量的卵來取代這些死去的螞蟻,整個過程彷若是維持生命的新陳代謝。換言之,一座螞蟻城邦就好比是一個由各種細胞集合而成的生命體,而我們人類不也正是如此嗎?

此外,一座螞蟻城邦亦可視為人類的社會。我們如同螞蟻在各自的崗位上勞動,共同合作,藉以維持社會的運行。不同於螞蟻的是,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可以依照個性、興趣與能力,發展出不同的生命樣態。話雖如此,就整個社會而言,我們仍是一體,彼此牽引,相互依賴,沒有誰比誰獨特,沒有誰比誰偉大。我們不一樣,但我們也都一樣。就像那些為了找尋喬納東夫妻的下落,一個接著一個消失在地窖中的警消人員,高層隨時可以再派遣其他人員遞補他們的位置。無怪乎奧古斯塔外婆會深深感慨:「這年頭,人一死啊,大家就連他出生過都忘了。」

小說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螞蟻的「絕溝」,也就是絕對溝通。當螞蟻要交換訊息並進行溝通時,會直接接觸觸角,在兩個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之間建立順暢無阻的通道,讓「他們的想法被交付給原初的簡單狀態:圖像、音樂、情緒、氣味」。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多餘的氣味、空氣流動、收發品質不良所產生的種種誤解和種種謊言」。反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無論是透過文字、語言或表情,都有可能出現理解上的落差,進而發展成誤解與衝突。不過,這也讓我們的互動交流多了可大可小的曖昧空間,除了給予情緒一個妥適的緩衝範圍,文字語言不能盡述之事也得以在其中流動碰撞,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貝納.維貝在故事中多次提到:「你必須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如果你用習慣的方式思考,你會永遠想不出來。」這不僅是地窖暗門解密的關鍵,當然也是對讀者的提醒。透過螞蟻與人類的並列、交織,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自身,並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反思人類與地球萬物的關係。螞蟻最早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即存在於地球,演化迄今,種類多樣化,足以適應各種環境。人類或許用一隻手指就能輕易壓死數隻螞蟻,但僅需幾秒鐘的時間,全世界就會有7億隻螞蟻出生;而同時,卻只有40位人類嬰孩誕生。

「昆蟲令人迷惑,牠們比我們更小更脆弱,但是卻嘲弄我們,甚至對我們造成威脅。而且,如果我們認真想,其實大家最後都會進到昆蟲的肚子裡。這些蟲子就是蛆,是蒼蠅的幼蟲,牠們會吃我們的遺骸,」研究昆蟲的丹尼爾・侯松費爾教授如是說。當人類自以為主宰萬物的時候,我們究竟主宰了什麼?蟻丘玩具飼養箱使得人們成為全能上帝,擁有支配螞蟻的權力,倘若有一天立場對調會發生什麼事?小說戛然而止的結尾留下深深的懸念,卻也有些令人不寒而慄。

【作者簡介】
貝納.維貝(Bernard Werber,1961-),法國當代奇幻、科幻小說天王。7歲時寫了一篇名為〈跳蚤歷險記〉的作文(描述一隻跳蚤在人體上的歷險記),從此養成寫短篇的習慣。考上大學後,他開始撰寫以「螞蟻」為主角的長篇小說,並規定自己每天早上要花4小時寫作。隨後他放棄念法律與犯罪學,轉而去當記者,並獲頒最佳新秀記者獎,他以獲得的獎金到象牙海岸撰寫關於螞蟻的專題報導。回到法國後,他在自家設置了一個螞蟻窩,以便近距離觀察螞蟻,此時「螞蟻」的故事已經寫了不下數十個版本。

29歲時他經歷了一段失業期,幾乎要放棄寫作,但出版社的編輯鼓勵他把螞蟻的故事繼續寫完。接下來的兩年他分別出版了《螞蟻》和《螞蟻時代》並獲得熱烈回響,《螞蟻時代》更得到1993年《ELLE》雜誌讀者大獎。1996年他又推出《螞蟻革命》,完成「螞蟻三部曲」,螞蟻系列全球累積銷量680萬冊。

維貝之後出版了多本作品如「諸神三部曲」、「貓三部曲」(《貓兒陛下》《貓兒星球》及《明日的貓》)、《蜜蜂先知》、《潘朵拉的盒子》等等,本本暢銷傑作,在全球總銷量超過千萬本,並譯成30多國語言,曾榮膺法國三大暢銷作家。

他在一次受訪時表示,自己想寫的是那些別人認為「最奇怪的」題目。他嘗試跳脫既有敘事邊界,走入少有人探索的生物領域,寫出結合科幻元素的哲學預言小說,交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與成績。

【書籍資料】
原文書名:Les Fourmis
作者:貝納.維貝(Bernard Werber)
譯者:尉遲秀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5月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3182646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