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機構》  

機構(The Institute),一個不帶任何形容與明確指陳的中性詞彙,它可以是一般的社會組織,也可以是屬於國家的政府機關。但在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筆下,「機構」幾乎成了惡夢的代名詞;至少對路克、艾弗睿、尼克、卡莉莎,以及其他無數青少年而言,確實如此。

全世界首座機構出現在納粹德國,科學家們無意間發現只消將一群有特殊天賦的孩子聚在一起,就能利用他們的力量,處理掉阻礙社會進展的麻煩分子。隨後機構在各地一一建立,而美國也在1955年於緬因州一處人煙罕至的樹林深處設置機構,運行至今。機構裡的工作人員多是從情報單位或軍方退役,他們的眼線更遍布全國,只要有新生兒出生,就會悄悄進行檢測,確認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數值高低。高BDNF的孩子會在成長到青少年階段時被綁架進機構,他們有些天生具有心電感應,有些則是會念力,在反覆進行多項測後,部分孩子甚至可能被激發出另一種能力。最後他們會成為「英雄」,負責消滅那些遭機構判定可能危害人類社會的人。

在好萊塢電影裡,他們確實是貨真價實的英雄,可以穿著帥氣的緊身衣,威風凜凜地打擊邪惡拯救世界。如果人氣夠高,還有機會獨立作傳,成為唯一的主角,大大地站在海報正中間,好不神氣。可惜現實並非如此美好,這群青少年與其說是英雄,倒不如說是俘虜;或者如機構負責人西斯比夫人所言:「他們是財產。」換言之,他們的主體性遭剝奪,不再是一個獨立之人。他們被帶到機構後,會在耳垂釘上追蹤器,以便人員透過螢幕掌握行蹤。除此之外,機構內隨處可見監視器(即使這些機器年代久遠,鏡頭早已模糊難辨),更讓他們成為時時被凝視(gaze)的客體。是的,老大哥在看著你。

不過,一如漢崔克斯醫生所認為:「雖然身體受困,但不代表他們心靈也遭到束縛。」由於機構工作人員不具有心電感應,他們仍可透過心靈自由翱翔,相互交流。話雖如此,經過一項又一項的測試,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他們的意識逐漸遭抹除,就像影集《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裡的喪屍,只能慣性地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即使你是天資聰穎如路克,抑或總是勇於反抗如尼克,都已被同質化為龐大機構裡的一顆齒輪,運轉到無法使用後便丟棄。至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他們都不再是個人。

如若故事停留在這個層面,那麼《機構》頂多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科幻驚悚小說,可是史蒂芬.金的創作企圖絕對遠超於此。孰悉史蒂芬.金的讀者不難發現,他的作品中經常以孩童為主要角色,例如:《魔女嘉莉》(Carrie,1974)、《鬼店》(The Shining,1977)、《魔符》(The Talisman,1984)、《牠》(It,1986)等書,而《機構》同為一例。史蒂芬.金曾表示,童年往事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不僅賦予了他想像力,更影響他寫出了多本相關著作。我倒以為,這種神秘力量陪伴我們度過成長的旅程,長成了不一樣也一樣的大人。

「原來生命基本上就是一場漫長的入學考試,但你不只有四、五個選擇,你還有好多選擇。包括『有時』,還有『也許是』跟『也許不是』,」史蒂芬.金寫道。故事起頭,曾任佛州警察的提姆.傑米森將機位讓給一名聯邦探員,走下飛往紐約的客機,改為一路搭便車北上。當下的起心動念,讓提姆停留在南卡羅萊納州的小鎮杜普瑞費利郡,並順利應徵上守夜人的工作,後來還遇上了逃出機構的路克。至於路克,在躲進4297號列車後,一路行經大大小小的車站,但他選擇在杜普瑞跳車,因此遇見了提姆。原本毫無干係的兩人,於是有了交集,那些看似隨機的決定,卻有如蝴蝶效應般,引導至人生重大事件的發生。不同的境遇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可是有時候,同樣的機會在相異的演算法下,也有可能得到大相逕庭的結果,故而我們都成為了不一樣的大人。

然而,我們是否真的如此不一樣呢?生活在機構裡的孩子們,有專屬於自己的房間,衣食起居也有人照拂,偶爾還可以抽抽菸,或是在戶外遊樂場玩耍,生活可說無虞,甚至是無憂。這讓成功脫逃的路克,一度興起想回去的念頭:「你的確可以習慣任何事情。真是可怕的想法。」

話雖如此,他們最大限度的自由僅限於鐵絲網之內、機構工作人員允許的範圍之中,說得更明白些,他們是監獄裡的犯人,更是實驗箱裡的老鼠。工作人員反覆進行懲罰與獎賞,透過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作用,改變孩子們的行為和性格,「這地方會銼去她尖銳的個性。沒多久,每次她只要看到穿藍色上衣的人,她就會怕到逃跑,就跟我們其他人一樣,」卡莉莎如是說。漸漸地,他們會沉溺在安逸之中,對於那些不公的事情不再起身反抗,畢竟「這樣又有什麼用」。得過且過之下,意識消失,自我淡去,面貌模糊。恭喜你,成功加入了「大人」的行列,可以為社會的運行盡一份微薄之力——微薄到可有可無,具有高度的可取代性。

不用懷疑,這正是成長的過程,看似殘酷,卻十分真實。如同馬欣在評論《牠》時所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平安長大,不是死亡的那種消失,而是進入了『大人』的世界,而失去本來的音訊,像那艘紙船『小喬治號』,到底開進了什麼失去訊號的『深處』。」機構內後半部的後半部就是那「失去訊號的『深處』」,這裡被工作人員戲稱為「腦殘樂園」,顯而易見,這裡的人不再擁有任何個人心智,僅能依靠本能吃喝拉撒睡,而他們殘存的價值就是提供剩餘能量,讓後半部的孩子們執行任務。

史蒂芬.金描述「腦殘樂園」的篇幅極短,卻足以令人留下深刻且不適的印象。倘若這就是大人世界的翻版,難道我們只能跟著軌道慣性滑行進入流水線的終點嗎?不,挺身反抗吧!我思故我在。趁著意識清明、面貌鮮明之時,拾起身旁的槳,重新掌握方向,來一場了不起的冒險之旅。


參考資料
劉韋廷(2011)〈《牠》──史蒂芬‧金書寫童年陰影的集大成之作〉《史蒂芬金選》
馬欣(2017)〈【馬欣專欄|人性顯相室】不只是小丑,牠無所不在──《牠》的小丑潘尼懷斯〉《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生於美國緬因州波特蘭市。自197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魔女嘉莉》後,到目前為止已寫了五十多部長篇小說和二百多篇短篇小說,他同時也以「理查.巴克曼」的筆名,發表了眾多暢銷作品。他的筆法細膩,善於從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事物中,帶給讀者如同身歷其境的恐怖感。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超過四億本,甚至被譽為「每個美國家庭都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則是史蒂芬.金的小說」。

他的作品也是影視改編的熱門題材,其中《魔女嘉莉》是他一鳴驚人的出道作,並多次被改編拍成電影;《四季》中的三篇故事分別被改編成電影《刺激1995》、《站在我這邊》和《誰在跟我玩遊戲?》;《鬼店》、《牠》與《末日逼近》則被譽為他的三大代表作,也均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影集。其他改編的電視影集還包括《穹頂之下》、《賓士先生》、《城堡岩》、《局外人》等等。

2003年,史蒂芬.金獲得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頒發「傑出貢獻獎」;2004年,他榮獲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他獲頒愛倫坡獎的「大師獎」;2008年,則以《魔島》和《日落之後》同時囊括「史鐸克獎」最佳長篇小說及短篇小說獎;2010年,他又以《暗夜無星》贏得「史鐸克獎」最佳小說選集和「英倫奇幻獎」最佳小說選集;2015年,他以《賓士先生》再次榮獲「愛倫坡獎」。這些獎項的肯定,也在在彰顯出他無可取代的大師地位。

目前史蒂芬.金與同為小說家的妻子定居於緬因州。

【書籍資料】
英文書名:The Institute
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譯者:楊沐希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8月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3337614

【史蒂芬.金的作品】
《日落之後》:那些陰陽交界之間的故事
《安眠醫生》:怪物一直存在人們心中
史蒂芬.金《後來》:後來,我們長大了
史蒂芬.金《絕筆》:一封獻給寫作者的情書

 

arrow
arrow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