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394810_m

《消失的子彈》的開場十分引人入勝:香港導演羅志良先藉由俯視鏡頭大致瀏覽兵工廠內的生產線,展示廠內從裝填子彈到試射等的製造砲彈的一貫作業流程,讓觀眾對此環境有初步的認識,因為這裡是後續故事發展的主要舞台;接著,鏡頭轉移到廠房外頭,以丁老闆(廖啟智飾)為首的眾人圍成一圈,中間一名女工舉著槍,聲嘶力竭地喊著:「我沒有,冤枉啊!」拚命為自己的清白辯駁,但最終仍舉槍自盡。這場慘劇不僅驚心動魄,更堪稱導火線,引爆了所謂的「幽靈子彈」之謎,即片名《消失的子彈》的來源。

雖然在電影的宣傳文宣上,〈導演的話〉裡寫著:「不要問誰是凶手,這不是一部尋凶電影。」但是站在觀眾的立場上來看,絕對不免好奇包括女工自殺之案在內一連串命案的前因後果,以及何謂「消失的子彈」?子彈如何消失?真是冤靈來報復嗎?若非如此,那真凶又是何人?接二連三的問號聚集成一個巨大的謎團,令人難以忽略。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5053267669051021  

相較於過去,現代女性大多早已掌握書寫之筆,能自由自在地發聲,並創作出自己的故事;話雖如此,在鬥智的推理小說領域中,卻少見女性的身影。探究其原因,我想或許和二元論將女性歸類於感性脫不了干係;其次,既然是推理小說,自然會出現血腥殘忍的場面,更別說還需要和凶手斡旋了,這對女性──傳統觀念裡的柔弱女性──而言,實在難以承受。不過,七尾與史顯然企圖顛覆這個刻板的觀念,他筆下的偵探黑川麻耶不僅是女性,還是個相當熱衷的獵奇狂熱分子。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47_m 

新生代導演陳映蓉睽違多年的新作《騷人》大概是台灣電影中少見的異數。誠如陳映蓉所言:「我只是想呈現一個更自由、更不邏輯的世界,因為有可能那才是世界的真相,它不是那麼線性邏輯。」《騷人》的劇情迷幻、荒誕且大膽,十足地跳躍性思考,是一部用「感覺」,而非單純用眼睛去「看」故事的電影,完全考驗著觀眾的接受度,相信定會引發兩極的評價。

「騷人」一詞原指詩人,在陳映蓉的重新解釋下,泛指在動盪年代中,雖有理想和抱負,卻只能隨地行樂的失意文人或失心瘋的廢人。說穿了,其實就是你、我和他。在這個最好也最壞的時代,不管是對整個社會或者自己,我們必定會有所不滿,但是除了抱怨,又能真正改變什麼?或者說,我們願意做什麼來改變?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90_m  

獨立製片導演李靖惠自1998年起開始長期紀錄,前後共花費13年的光陰創作的《麵包情人》,關注的是台灣社會中一道特殊的人文風景,亦即高齡化老人和移工。他們確實存在於你我生活的週遭,但總是為人所忽略,甚至是鄙視,因此李靖惠認為他們是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話雖如此,卻與整個世界的脈動息息相關。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21_m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幸福就像一位老婆婆急著找自己的眼鏡,卻沒發現它正好端端地架在自己的鼻樑上。」是啊,幸福就是這麼難以捉摸卻又觸手可及的東西,或許正因為如此,才令人著迷。因此,許多的電影導演或作家便不厭其煩地反覆琢磨這個命題,三島有紀子的小說處女作《幸福的麵包》即為一例。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92_m

台灣的台北101和菲律賓的一座青山是《麵包情人》裡兩道最為鮮明的風景。

在這部以菲律賓移工──即李靖惠導演所暱稱的「菲媽」──為主角的紀錄片中,高聳入雲的台北101不時映入眼簾,有時它躲在雲霧繚繞中,有時它會換上霓虹夜裝點綴黑夜;相較之下,那座突起於青蔥平原的山,彷彿是怕這群離鄉背井求溫飽的人認不出家鄉的模樣,始終維持著同樣的面貌。無論如何,這兩道風景在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象徵意義。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53_m  

一個名為「ALPS」的神祕組織,其成員皆以阿爾卑斯山的各個山峰命名,最高峰「白朗峰」即為首腦的稱號。這個組織專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協助人們走出親友過世的哀慟,他們不只會穿上死者前的衣物,還會仔細了解死者的習慣、喜好和說話方式,力求能有完美的演出。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Giorgos Lanthimos)所執導的《非普通服務》,其故事即圍繞著這個詭異萬分的組織發展。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879_m 

我剛從一個遺世而獨立,仿如世界邊緣的地方回來。我一步一腳印,踏過那裡的每一片土地,聞過每一朵花香,也享受過風兒撫遍我身上的每一吋肌膚。你問我那是哪裡?那是一座離離離島,是苦苓的美麗情人,她的名字叫東莒。

在那裡,我無所事事得很忙,也可以說我忙著無所事事,因為我總是在島上晃著、逛著、走著。苦苓說:「如果想真正的愛上一個地方,就請你從一步、一步的走近它、走遍它開始。」所以我決定靠著雙腳開始走,漫無目的、沒有壓力地亂走;然後,意外地,我竟體會到何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原來不甚起眼、早已看慣的紫花酢醬草盛開一片是如此令人迷醉;原來隨著潮汐變換、地點更移,單單是看海──尤其是從島嶼上看海──就能看出這麼多種興味;更令我驚奇的是,從前只聽過王菲唱〈彼岸花〉,只能透過網路上的圖片想像她的紅豔,現在終於能見到本尊,也就是紅花石蒜。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744_m  

倘若就故事內容來細分日本的影視作品,勵志題材絕對佔了最大宗。尋夢的青春校園喜劇可以很勵志,展現毅力的運動電影當然也和勵志脫離不了干係,就連影像色調灰暗、充滿暴力動作場面的《搬運你的未來》在本質上同樣是一部勵志電影。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00000001_0000000414

恐怖片中的女性向來是我所關注的主題。為什麼鬼怪多為女人?為什麼放聲尖叫、毫不遮掩內心恐懼的總是女人?在電影的鏡頭(可視為陽具的象徵,是「男性」觀點的呈現)下,她們往往在經過柔弱化、被動化,甚而妖魔化之後,建構並強化了刻板印象中的「女性」形象,西方世界如此,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的東方世界更是如此。

長江俊和自編自導的《靈動2:東京實錄》是美國話題恐怖片《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2007)的日本版續集。雖說是續集,但是劇情的主要架構極為相似,開場都是男性拿著新買的攝影機開心地迎接女性回家,且通篇都是家用攝影機或監視器拍攝而成的偽紀錄片;此外嚇人橋段的安排也大同小異,譬如:奇怪聲響、晃動的門、白色粉狀物體的運用和半夜不發一語站在床邊的親人,整體而言,除了事件發生的時間不同,故事稍稍延續了第一集的內容之外,其實更像是一部重新翻拍的電影。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