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許多人窮盡一生追求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覺得能和相愛之人相守相伴一輩子就是幸福。記得有人說過:「幸福就像一位老婆婆急著找自己的眼鏡,卻沒發現它正好端端地架在自己的鼻樑上。」換言之,我們根本無需追求幸福,因為幸福往往就在唾手可得之處,如此簡單,如此平凡,端看我們是否留意到。
你幸福嗎?許多人窮盡一生追求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麼?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覺得能和相愛之人相守相伴一輩子就是幸福。記得有人說過:「幸福就像一位老婆婆急著找自己的眼鏡,卻沒發現它正好端端地架在自己的鼻樑上。」換言之,我們根本無需追求幸福,因為幸福往往就在唾手可得之處,如此簡單,如此平凡,端看我們是否留意到。
在商店街旁的狹窄橫巷中,一整排都是老舊的木造房屋,某間不甚起眼的民房門口擺出一塊看板,上頭寫著:「角落美食」。這裡不是販售餐食的餐廳,而是一間共用廚房,每個月只需繳交會費,並於參加日另外負擔材料費,即可用抽籤的方式決定烹調值日生,再一同共享餐點。有趣的是,由於沒有專業主廚駐場,故而餐點很有可能如同門外看板所備註:「有時可能不怎麼好吃。」
這間對所有人開放的共用廚房,或許有些隨興,卻也明訂了一些規矩要求大家遵守。諸如:盡量依照食譜指示,且務必加入蔬菜;享用前後務必說聲「我開動了」、「謝謝招待」;就算完成的餐點不好吃,也不要抱怨,一定要吃完;用餐後,請清洗自己的餐具。凡此種種規定,看似囉嗦,說穿了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吃飯」。
下雨的夜晚,身穿水手服、綁著馬尾的她獨自一人站在超商的屋簷下,看起來不像在等人。不久後,剛下班的他到超商看了一會兒漫畫週刊雜誌,並買了一些吃食準備當晚餐。離開超商時,見她依舊站在原地,身上的水手服已被雨淋濕,透出內衣的顏色,讓他本能地被她的身體吸引。他決定出聲向她搭訕,邀請她回去自己住的公寓躲雨,並梳洗一番,換上乾爽的衣物。作為回報,她替他烹煮了滿桌可口的菜餚。
時間已晚,受不了爸媽的她不願回家,主動開口要求留宿。內心陷入糾葛的他,最終還是答應了她的請求,「四十歲和十七歲是吧。這樣的年齡差距,會構成某種犯罪嗎?」緊張而難以入眠的他,重新思索了這個問題。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展開了一段宛如情侶般的半同居生活,直到母親帶著警察找上門……
電影說愛、小說談愛、流行歌曲也高歌著愛,彷彿愛是人生唯一真諦,直到愛被說得空虛、談得空泛。殊不知,吃食才是與人生緊密連結的大事,不僅供養生命成長所需之營養,也如同紀錄片導演蕭菊貞所言:「食物裡夾帶著太多的慾望與記憶,曖昧不明卻又喬裝得若無其事。」是以食物從來不只是食物,是繪製成餐桌上人生風景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
《昨夜的餐桌風景》收錄了11篇短篇小說,擅於書寫人性的角田光代捨去銳利的筆鋒,平淡而樸實地描繪出人生當中各個階段的日常光景:拜訪摯友和交友軟體認識的男友共築的新居後,領悟到何謂戀愛;隨著新年的腳步接近,發覺如今的家庭跟當初結婚時所想像的家庭不一樣;整理物品時,找到丈夫的前妻所留下的手作食譜;夢想當演員,卻連續多次在試鏡中落選,直到好友的一席話才回想起初衷;和妹妹擁有許多快樂的回憶,但妹妹即將結婚搬家,往後要練習「一個人快樂」地生活;等等。沒有激情,也沒有什麼戲劇性的起伏與轉折,好比用淡淡的水彩畫出生活片段中的平靜與美好。
孩提時代的我總以為大人不會哭,會這麼想的我,真的是個孩子。
大人就不會哭嗎?不,大人或許成熟、或許閱歷豐富,但並非麻木不仁。同時也因為閱歷豐富,對於人生中或許細微、或許隱晦的種種情緒──諸如遺憾、徬徨、無奈、掙扎──更能產生共鳴,然後從鼻子深處冒出一陣微微的酸楚。
於2018年辭世的猶太裔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曾獲得包括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立茲文學獎等無數獎項,亦連續多年列入諾貝爾文學獎的決選名單中,堪稱美國當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筆耕將近一甲子的羅斯,作品往往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儘管對此他曾表示:「我寫虛構小說時,你們就說這其實是我的自傳,當我寫自傳時,你們就說這簡直是虛構的小說。既然你們那麼洞若觀火,而我那麼混淆不清,是真是假,就讓讀者去想想吧。」而事實上,模糊真假,混淆現實與虛構,的確是羅斯極具標誌性的寫作手法。
羅斯的小說經常以他的家鄉紐澤西州紐瓦克為背景,而主角的身分也多為猶太裔美國人,甚至有部分作品直接以「菲利普.羅斯」為敘事者。出版於2004年,並於隔年獲頒美國歷史學家協會獎的《反美陰謀》即為一例。
日前,一名大學生因肚子痛急需上廁所,在超商偷了一包面紙,遭以竊盜罪嫌起訴。審理期間,法官考量被告患有身心疾病和腸躁症,行竊出於生理需求,且已獲得超商店長原諒,遂引用唐福睿在《八尺門的辯護人》所寫的一段話:「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舒服的位置上,認定這世界十分溫柔,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判決該名被告免於刑罰。
確實,我們真的很幸運,得以隨時敲敲電腦或手機的鍵盤,高舉正義大旗,對那些登上新聞版面的社會案件大肆批判,左一句「支持唯一死刑」,右一句「恐龍法官」,接著若無其事地回到日常生活中,等待下一次殺戮的時刻到來。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某一天忽然成了被司法和網友處刑的對象?我相信多數人肯定不會如此認為,甚或是嗤之以鼻,認為自己和那些「作奸犯科」的人不一樣。畢竟許多人都自認「奉公守法」,當然也像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謝瓊煖所說:「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一個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可以在偉大之前、恐懼之前、在美之前閉上眼睛,可以不傾聽美妙的旋律或誘騙的言詞,卻不能逃避味道,因為味道和呼吸同在,人呼吸的時候,味道就同時滲透進去了,人若是要活下去就無法拒絕它。」
——徐四金《香水》
在2022年的《to ebb潮水箴言》演唱會上,當安溥唱到最末一首歌〈Thank U〉時,小巨蛋內撒滿了寫著「感謝人生無常這回事」的白色紙花。我很喜歡這句話,迄今仍將當時拾起的那片紙花夾在手機保護殼中,時時提醒自己。
人生的確無常,畢竟無常才是常態。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學會珍惜每一個當下、把握每一次相遇。然而,人生還是很難避免缺憾,有時候或許是一件未竟之事,有時候或許是一段待修補的關係,也可能是一位想見卻再也見不到的人。幸而一間由虹子小姐所經營、名為「Café Pont」的咖啡廳和傳話貓,讓種種的憾恨傷悲有了修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