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定義為「母親愛護子女的本能」,恰如其分反映了社會對母親的普遍期待。可是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曾言:「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倘若以相同道理來看,母親不是生而為母親,而是成為母親。既然如此,母愛真的是所有女性內建的本能嗎?所謂的「母性」存在嗎?
「我盡己所能地疼愛女兒,悉心照顧她長大,」《母性》裡的母親毫不猶豫地對神父說道。看似理所當然的陳述,卻換來神父的一句「為什麼」。為什麼要盡己所能去疼愛孩子?為什麼要悉心照顧孩子?相信所有讀者都和這位母親一樣感到困惑,母親疼愛自己的孩子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嗎?這個問題真的有答案嗎?在神父的要求下,母親開始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故事。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從何時開始,南始甫看得見死人。不過,在電影或小說的虛構世界中,看得到死人似乎不是太過稀奇的事,無論是電影《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1999)的哈利.喬.奧斯蒙(Haley Joel Osment,1988-)或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小說《後來》(Later,2021)的傑米,他們同樣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不同的是,南始甫看見的不僅僅是死人,而是將死之人的屍體;換言之,他可以預見死亡。
韓國作家空閑K在《看見屍體的男人I:起源(上)》的開場直接破題,讓南始甫接連在路邊、警察局廁所和補習班大樓見到屍體,緊湊的劇情令人忍不住往後閱讀下去,卻也不禁在心中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南始甫為什麼看得見屍體?這幾起死亡案件是否有相同點?會否與南始甫有所關聯?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來到「魚夜」露天汽車電影院!請盡快找好位置將車輛停妥,不管是坐著或躺著,儘管用你覺得最舒服的姿勢,迎接今晚屬於喬.蘭斯代爾的特別放映夜!
什麼?喬.蘭斯代爾是誰?你知道寫《鬼店》(The Shining,1977)的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或是曾拍過《羊男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的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 Gómez,1964-)嗎?蘭斯代爾和他們一樣屌;喔不,應該說比他們兩個人加起來都還要屌、還要狂!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思考」了呢?從傳統的電視、各類紙媒,到網路新聞、社群媒體、通訊軟體,不同來源的即時資料和數據幾乎是毫不間斷地傳遞與更新,面對這般過量的資訊,你是來者不拒被動地接收,還是會仔細辨別真偽並判讀其中意涵?如果你是屬於後者當然很好,但有沒有想過,在思考的過程中可能受到「認知偏誤」的影響,限制了你的視野,甚至陷入思緒的盲區,無法做出正確或適切的判斷?
可惜的是,在求學的階段,為了考試成績和升學,我們多數時候都只是被餵養所謂的「正確」答案,很少有老師會引導我們去思考,更別說是教導我們如何思考了。這時,我們便需要一本像是《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這樣的書。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喜歡看書嗎?或者應該要問,離開學校之後,你還有在看書嗎?無論如何,會拿起這本小說翻閱的人,我相信一定是個喜愛閱讀的愛書人士,就像書中的主角夏木林太郎一樣。
個性自閉、沉默寡言的高中生林太郎,自幼和經營古書店的祖父共同生活。或許是成長環境的影響,也或許是受到祖父的啟發,幾乎沒有什麼朋友的林太郎,把平時的空閒時間全都用來閱讀。「不管花多少時間,一定都要看到最後,」拿到什麼就讀什麼的林太郎,始終遵循祖父的教誨。直到某天,祖父突然過世後,林太郎和書店的緣份也將畫下句點。這時,一隻會說人話、名為阿虎的虎斑貓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要求林太郎跟著他一起去解救書本……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當紅雙人音樂組合YOASOBI以「小說音樂化」為概念,將故事化為一首又一首動人詞曲,成功擄獲許多樂迷的心。2022年,他們攜手島本理生、辻村深月、宮部美幸與森繪都4位直木獎作家,合作推出短篇小說集《第一次的…》。4位作家分別從「第一次做〇〇事時讀的故事」為發想,創作出既疼痛又溫柔、令人念念不忘的「第一次」的故事,YOASOBI再逐步推出由其衍生出的4首音樂作品。
當中,憑著《沒有鑰匙的夢》(鍵のない夢を見,2012)獲頒第147屆直木獎的辻村深月,選擇以「第一次離家出走時讀的故事」為主題,寫下一則帶有微微酸楚卻又溫暖的小故事〈幽靈〉。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家庭應該擁有什麼樣貌?家庭成員應該維持怎樣的互動關係?夫妻和諧、子女孝順、父親在外賺錢養家、母親在內打理一切家務……,我們對「正常」家庭的想像十分單調,是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而這份不幸,是多數人都不願面對,甚或是亟欲遮掩的蚤子。
我猜想,吉田梢子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度日的吧。直到妹妹梓沙從大樓屋頂上「跌下來」之後,他才被迫脫離原本和平且安穩的生活,直面再也無法忽視的回憶,以及過去的自己。為了釐清梓沙墜樓的原因;不,更正確地說,是為了確認梓沙墜樓與己無關,梢子睽違半年再度回到老家,從梓沙身邊的蛛絲馬跡逐步探尋真相。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規劃行程時怕天氣狀況不如預期、整理行李時老是覺得遺漏了什麼、出門前忍不住想著水電瓦斯是否關好、出門後擔心趕不上火車或飛機、坐上飛機害怕遇到事故、隻身在外總是繃緊神經怕遇上壞人……,各種狀況輪番在你腦海裡的小劇場上演,讓你萬分煩躁、焦慮到幾乎就要打消出門旅行的念頭,這時不妨暫且放下手邊雜務,先看看這本《焦慮女孩的旅行指南》吧!
是的,你並不孤單,還有很多人跟你一樣都會感到焦慮,多到值得自由撰稿人邦妮.班雅以此為主題寫一本書,告訴你焦慮並不可恥,更不會使你的人生就此一敗塗地。事實上,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金球獎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嘻哈教母蜜西.艾莉特、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饒舌女帝卡蒂B(Cardi B),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巨星們都為焦慮症所苦,卻不妨礙他們將自己的人生活得多采多姿,故而你大可以高喊:「我焦慮我驕傲!」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與金錢,對你而言何者更為重要?你是否會將所有的時間投入工作,甚至多兼幾份差事,只為了賺取更多錢財?還是願意犧牲升遷或獲得高薪的機會,擁有更多閒暇時間?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畢竟如果可能的話,誰不想兩者兼得呢?
「時間與金錢,兩者有很多共通之處:都可以衡量,都永遠不嫌多,都是大多數人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想要有更多時間,也希望能更有錢,兩者我們都竭盡所能去賺取,」艾希莉.威蘭斯表示:「時間與金錢儘管相似,兩者卻是水火不容。」現實情況就是,我們往往只能從時間與金錢之中擇一。那麼,該如何做出最佳選擇?閱讀完這本《從容心態》之後,心中應該會浮現出較為明確的答案。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筆》是殺手的故事,同時也是關於寫作的故事。
在史蒂芬.金過去的小說中,不難看見許多作家的身影穿梭其間。譬如長篇小說《撒冷地》(Salem's Lot,1975)的班、《鬼店》(The Shining,1977)的傑克、《戰慄遊戲》(Misery,1987)的保羅、《一袋白骨》(Bag of Bones,1998)的麥可,以及短篇小說〈1408〉(1408,1999)的麥可、〈老鼠〉(Rat,1999)的德魯。這群作家們當前皆面臨著程度不一的困境,或許是人生歷程遭遇變故,或許是創作生涯陷入瓶頸,好似在告訴所有讀者,寫作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是以《絕筆》的主角比利.桑默斯雖然有時也會夢想寫作,卻沒有真正動筆過。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