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她》是女性的故事,也是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故事。
實業之日本社召集了織守きょうや、相澤沙呼、青崎有吾、乾胡桃、斜線堂有紀、武田綾乃、円居挽七位小說家,緊扣「百合」的命題,寫下七篇風格迥異的短篇小說。那麼,「百合」到底是什麼?它指涉的可以是女性之間的親密情誼,從友情到愛情,以及其他介於兩者之中、無法用任何詞彙明確定義的感情與狀態;很多時候,就連身處其中的人也難以言說。就像〈椿與悠〉的椿所說:「我不明白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情緒,也不懂這種情緒是什麼。」
《她她》是女性的故事,也是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故事。
實業之日本社召集了織守きょうや、相澤沙呼、青崎有吾、乾胡桃、斜線堂有紀、武田綾乃、円居挽七位小說家,緊扣「百合」的命題,寫下七篇風格迥異的短篇小說。那麼,「百合」到底是什麼?它指涉的可以是女性之間的親密情誼,從友情到愛情,以及其他介於兩者之中、無法用任何詞彙明確定義的感情與狀態;很多時候,就連身處其中的人也難以言說。就像〈椿與悠〉的椿所說:「我不明白自己怎麼會有這種情緒,也不懂這種情緒是什麼。」
繼2020年在新冠疫情期間創作的《迷宮裡的魔術師》之後,筆耕不輟的東野圭吾再度以從魔術師的身分退休,目前經營酒吧「陷阱手」為業的神尾武史為主角,展演了一場猶如魔術表演的推理秀。
某種程度上來說,推理文學確實是一場魔術的展演,作者藉由敘事技巧一步步將讀者導入自己設定的詭計之中,層層鋪陳出最後真相揭露的驚奇。在這之中,無論是對推理或魔術來說,「謊言」顯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因為謊言掩蓋了秘密,而秘密即為真相。如同作家陳曉唯在《迷宮裡的魔術師》的導讀文章中所述:「謊言是秘密的表,秘密是謊言的裡。」讀者看到的;或者說讀者「能」看到的,正是兇手處心積慮編織的謊言,亦是作者精心編排的謊言。
那天,果遠要結珠「待在有光的地方」等他,可等來的卻是結珠的不告而別。多年後,他們重逢在同一所高中,原本成長背景便截然不同的兩人,經過時間的淘洗,彼此間的互動既熟悉又陌生,甚至帶著一點點的尷尬。時間再次往後推移數年,果遠和結珠都有了互許終身的對象,但在命運的安排下他們又再度相遇……。
在榮獲2023年本屋大賞第3名的《請待在有光的地方》裡,一穂ミチ分別從結珠和果遠的視角出發,以第一人稱自述的方式,交錯推進劇情,帶出青春少女關於成長的種種煩惱,以及一段橫跨20多年,女性間似是友情又像愛情、那難以用詞語精準定義的關係。
他們是怪物。
無論是能以奇妙的手勢作為「鑰匙」鑽入他人耳朵的男子、用鼻子栽種出的「鼻生」,抑或是以髮為神、能操縱頭髮的教祖及其繼承人,他們不是擁有超越常人的詭異能力,就是長得似人非人。總而言之,他們沒有正典的身體形象,不是正典之人,故而無庸置疑,他們是怪物。
關於母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定義為「母親愛護子女的本能」,恰如其分反映了社會對母親的普遍期待。可是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曾言:「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倘若以相同道理來看,母親不是生而為母親,而是成為母親。既然如此,母愛真的是所有女性內建的本能嗎?所謂的「母性」存在嗎?
「我盡己所能地疼愛女兒,悉心照顧她長大,」《母性》裡的母親毫不猶豫地對神父說道。看似理所當然的陳述,卻換來神父的一句「為什麼」。為什麼要盡己所能去疼愛孩子?為什麼要悉心照顧孩子?相信所有讀者都和這位母親一樣感到困惑,母親疼愛自己的孩子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嗎?這個問題真的有答案嗎?在神父的要求下,母親開始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故事。
不知從何時開始,南始甫看得見死人。不過,在電影或小說的虛構世界中,看得到死人似乎不是太過稀奇的事,無論是電影《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1999)的哈利.喬.奧斯蒙(Haley Joel Osment,1988-)或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小說《後來》(Later,2021)的傑米,他們同樣擁有這項神奇的能力。不同的是,南始甫看見的不僅僅是死人,而是將死之人的屍體;換言之,他可以預見死亡。
韓國作家空閑K在《看見屍體的男人I:起源(上)》的開場直接破題,讓南始甫接連在路邊、警察局廁所和補習班大樓見到屍體,緊湊的劇情令人忍不住往後閱讀下去,卻也不禁在心中冒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南始甫為什麼看得見屍體?這幾起死亡案件是否有相同點?會否與南始甫有所關聯?
歡迎來到「魚夜」露天汽車電影院!請盡快找好位置將車輛停妥,不管是坐著或躺著,儘管用你覺得最舒服的姿勢,迎接今晚屬於喬.蘭斯代爾的特別放映夜!
什麼?喬.蘭斯代爾是誰?你知道寫《鬼店》(The Shining,1977)的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或是曾拍過《羊男的迷宮》(El laberinto del fauno,2006)的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 Gómez,1964-)嗎?蘭斯代爾和他們一樣屌;喔不,應該說比他們兩個人加起來都還要屌、還要狂!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思考」了呢?從傳統的電視、各類紙媒,到網路新聞、社群媒體、通訊軟體,不同來源的即時資料和數據幾乎是毫不間斷地傳遞與更新,面對這般過量的資訊,你是來者不拒被動地接收,還是會仔細辨別真偽並判讀其中意涵?如果你是屬於後者當然很好,但有沒有想過,在思考的過程中可能受到「認知偏誤」的影響,限制了你的視野,甚至陷入思緒的盲區,無法做出正確或適切的判斷?
可惜的是,在求學的階段,為了考試成績和升學,我們多數時候都只是被餵養所謂的「正確」答案,很少有老師會引導我們去思考,更別說是教導我們如何思考了。這時,我們便需要一本像是《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這樣的書。
你喜歡看書嗎?或者應該要問,離開學校之後,你還有在看書嗎?無論如何,會拿起這本小說翻閱的人,我相信一定是個喜愛閱讀的愛書人士,就像書中的主角夏木林太郎一樣。
個性自閉、沉默寡言的高中生林太郎,自幼和經營古書店的祖父共同生活。或許是成長環境的影響,也或許是受到祖父的啟發,幾乎沒有什麼朋友的林太郎,把平時的空閒時間全都用來閱讀。「不管花多少時間,一定都要看到最後,」拿到什麼就讀什麼的林太郎,始終遵循祖父的教誨。直到某天,祖父突然過世後,林太郎和書店的緣份也將畫下句點。這時,一隻會說人話、名為阿虎的虎斑貓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要求林太郎跟著他一起去解救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