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當紅雙人音樂組合YOASOBI以「小說音樂化」為概念,將故事化為一首又一首動人詞曲,成功擄獲許多樂迷的心。2022年,他們攜手島本理生、辻村深月、宮部美幸與森繪都4位直木獎作家,合作推出短篇小說集《第一次的…》。4位作家分別從「第一次做〇〇事時讀的故事」為發想,創作出既疼痛又溫柔、令人念念不忘的「第一次」的故事,YOASOBI再逐步推出由其衍生出的4首音樂作品。
當中,憑著《沒有鑰匙的夢》(鍵のない夢を見,2012)獲頒第147屆直木獎的辻村深月,選擇以「第一次離家出走時讀的故事」為主題,寫下一則帶有微微酸楚卻又溫暖的小故事〈幽靈〉。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家庭應該擁有什麼樣貌?家庭成員應該維持怎樣的互動關係?夫妻和諧、子女孝順、父親在外賺錢養家、母親在內打理一切家務……,我們對「正常」家庭的想像十分單調,是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而這份不幸,是多數人都不願面對,甚或是亟欲遮掩的蚤子。
我猜想,吉田梢子也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度日的吧。直到妹妹梓沙從大樓屋頂上「跌下來」之後,他才被迫脫離原本和平且安穩的生活,直面再也無法忽視的回憶,以及過去的自己。為了釐清梓沙墜樓的原因;不,更正確地說,是為了確認梓沙墜樓與己無關,梢子睽違半年再度回到老家,從梓沙身邊的蛛絲馬跡逐步探尋真相。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規劃行程時怕天氣狀況不如預期、整理行李時老是覺得遺漏了什麼、出門前忍不住想著水電瓦斯是否關好、出門後擔心趕不上火車或飛機、坐上飛機害怕遇到事故、隻身在外總是繃緊神經怕遇上壞人……,各種狀況輪番在你腦海裡的小劇場上演,讓你萬分煩躁、焦慮到幾乎就要打消出門旅行的念頭,這時不妨暫且放下手邊雜務,先看看這本《焦慮女孩的旅行指南》吧!
是的,你並不孤單,還有很多人跟你一樣都會感到焦慮,多到值得自由撰稿人邦妮.班雅以此為主題寫一本書,告訴你焦慮並不可恥,更不會使你的人生就此一敗塗地。事實上,脫口秀天后歐普拉(Oprah Winfrey)、金球獎影后艾瑪.史東(Emma Stone)、嘻哈教母蜜西.艾莉特、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饒舌女帝卡蒂B(Cardi B),這些看似光鮮亮麗的巨星們都為焦慮症所苦,卻不妨礙他們將自己的人生活得多采多姿,故而你大可以高喊:「我焦慮我驕傲!」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與金錢,對你而言何者更為重要?你是否會將所有的時間投入工作,甚至多兼幾份差事,只為了賺取更多錢財?還是願意犧牲升遷或獲得高薪的機會,擁有更多閒暇時間?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畢竟如果可能的話,誰不想兩者兼得呢?
「時間與金錢,兩者有很多共通之處:都可以衡量,都永遠不嫌多,都是大多數人認為最寶貴的東西。我們想要有更多時間,也希望能更有錢,兩者我們都竭盡所能去賺取,」艾希莉.威蘭斯表示:「時間與金錢儘管相似,兩者卻是水火不容。」現實情況就是,我們往往只能從時間與金錢之中擇一。那麼,該如何做出最佳選擇?閱讀完這本《從容心態》之後,心中應該會浮現出較為明確的答案。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筆》是殺手的故事,同時也是關於寫作的故事。
在史蒂芬.金過去的小說中,不難看見許多作家的身影穿梭其間。譬如長篇小說《撒冷地》(Salem's Lot,1975)的班、《鬼店》(The Shining,1977)的傑克、《戰慄遊戲》(Misery,1987)的保羅、《一袋白骨》(Bag of Bones,1998)的麥可,以及短篇小說〈1408〉(1408,1999)的麥可、〈老鼠〉(Rat,1999)的德魯。這群作家們當前皆面臨著程度不一的困境,或許是人生歷程遭遇變故,或許是創作生涯陷入瓶頸,好似在告訴所有讀者,寫作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是以《絕筆》的主角比利.桑默斯雖然有時也會夢想寫作,卻沒有真正動筆過。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許多傳統小吃店哩,常常可以看見牆上貼著勸世詩文〈莫生氣〉,提醒人們相遇即是有緣,千萬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然而,這般道理誰都懂,要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卻十分困難。樓上鄰居發出的噪音、老公亂丟的襪子、小孩沒有把玩具收拾好、開車遇到三寶駕駛……,日常生活中實在有太多太多的情況足以點燃我們的怒火。甚至,有時候心中就是有一把無名火,卻說不出甚麼具體原因造成,只能獨自一人生著悶氣。
在哲學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裡,亞里斯多德曾說:「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甚麼大不了。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的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既然難以避免發脾氣,不如好好釐清自己為何而氣。就像身體有病痛即表示哪裡有所不對勁,負面情緒的產生也是同樣道理。只是相較於生理疾病,心理的不快往往隱而不顯,更遑論是要梳理清楚隱藏在背後的脈絡了。事實上,那些你以為不過是「蚊子」般大小的事情,卻很有可能牽扯出猶如「大象」般巨大的遠因。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神,是為了拯救即將病死的人類而降臨的神,除了心理疾病之外,包括癌症和殘疾在內的任何疾患,都能在短短數個小時內透過手術治癒。他是惡魔,是奪走了223條人命的殺人魔,這些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人體實驗的對象,反覆遭受慘無人道的試驗,最後痛苦地死去。他是李英煥,既是神,又是惡魔。
故事從李英煥遭警方逮捕拉開序幕。當他進入司法程序,走進媒體與大眾的視野後,猶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社會自此開始動盪不安起來。儘管李英煥的罪行無庸置疑,就算多判幾個死刑都無法償還,但人們卻自動分成了兩大陣營,在殺與不殺的兩個極端之間相互叫囂。一方以朴在俊律師為代表,他們或是為了自身的疾患,或是為了拯救親人於痛苦之中,主張應赦免李英煥的罪,使其回歸社會,行醫濟世。另一方則是以張東勳檢察官為首,認為在法治國家應依法行事,並為那些受害者家屬討回公道。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內政部統計,在2022年的前9個月,台灣新增的寵物登記數量已遠遠超越新生兒人數,一方面反映了少子化的現象加劇,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包含狗、貓在內的動物,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連結愈發緊密,有時甚至就像家人般擁有無可取代的一席之地。有川浩的短篇小說集《貓咪的最後時光》就彙集了7篇與貓相伴的小故事,有心酸、有感動,但更多的是溫暖。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世朗借用自己奶奶的名字寫下的《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既是沈時善的故事,也是女性的故事。
「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繁體中文版《82年生的金智英》的書封上如是寫著。這段話既是金智英壓抑已久的心聲,更明白揭示出女性在父權社會中,長期處於失語的狀態。在歷史(History)的宏大敘事下,只有男人的故事被記述、被傳誦,而女人的故事即使沒有什麼大不了,難道就不值得紀錄嗎?又有誰願意為她們述說呢?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常羨慕小鳥飛行的自由,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多半的小鳥終生都棲守在同一個巢,只能在很固定的領域中飛翔;而候鳥,因為天賦的習性,每年不由自主忙碌地往返於南北之間,飛行在同一條路線之上。這樣子,你能說一隻冉冉飛騰而去的小鳥自由嗎?」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