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394176_m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在網路普及、媒體發達的年代,無論是部落格寫作,抑或最近引起隱私權爭議的facebook,每個人皆能以此將自己推向大眾。隨便在搜尋欄位鍵入自己的名字,列出的訊息可能會多到讓你驚訝,諸如過往的考試記錄、同學會通訊錄或參加抽獎活動的名單,那些你早已遺忘的資訊居然透過網路保存著。因此,成名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只是為了這短暫的名聲,犧牲的可能是個人的隱私權,甚至更多。

丹尼爾.凱曼的新作《名.聲》由九篇短篇小說構成,每篇的主角不盡相同,卻又巧妙地相互串聯。所以,某一章的主角可能會成為另一章的配角,某一章的配角亦會變成另一章的主角。正如同香港導演陳可辛的《如果‧愛》(Perhaps Love,2005)裡的台詞所說:「每個人都是別人電影中的演員,只是有的戲份多、有的戲份少,有的甚至被剪的一點也不剩。」有人像知名演員拉夫‧譚納一樣,努力想成為配角,藉以找尋自由;有人像網路部落客莫維茲一樣,用盡心機想成為暢銷小說家筆下的人物,藉以滿足現實世界中無法獲取的名聲;有人像莫維茲的主管一樣,妄想利用科技產品,同時擁有兩個家庭、兩種生活。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慶森林》  

我總以為,比起愛情,王家衛導演在電影中更為關注的是變與不變,否則他不會在堪稱集大成的《2046》(2046,2004)裡勾勒出一個不變的世界,讓周慕雲沉溺不已。變,包括人與人的聚散離合,以及情感的濃淡增減、甚至是直接從本質上轉換引起的質變;不變,其實不過是個美麗幻想,仰賴於人們從習慣獲得的安定感,說到底,根本僅存在於2046這個空間中。從王家衛早期的作品來看,同樣能發現這類與流動性相關的命題出現,1994年的《重慶森林》即為一例。

《重慶森林》由兩組人物、兩段故事所組成:第一段的主要人物是編號223的警察何志武(金城武飾)和戴黃金假髮的女人(林青霞飾),223的女友阿May在愚人節當天和他提分手,4月30日的晚上,223和謎樣般的金髮女人擦肩而過;第二段則是圍繞在編號663的警察(梁朝偉飾)和快餐店店員阿菲(王菲飾)兩人身上,663剛和空姐女友(周嘉玲飾)分手,兩人在分手前,663經常到快餐店買宵夜給女友,因而邂逅了打工的阿菲。王家衛並未刻意讓這兩段故事有所連結,縱使細心的觀眾可以在第一段故事裡注意到663的空姐女友在機場外等車離去、阿菲抱著加菲貓玩偶離開玩具店、663在天橋上倚著欄杆抽菸,前後的故事仍可獨立成篇。但是,就主題或內容而言,兩段故事卻又相互指涉,無法分割,得以合一討論。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34504627498921250  

雖然喜愛閱讀,但我極少接觸自傳或回憶錄等的文學作品,理由很簡單,這些書籍多數都在陳述一個人如何從困境中掙脫,繼而一步步達到成功的巔峰。這樣的故事在我看來,與從前國語課本中所載,蔣公看到小魚逆流而上的神話一樣不切實際。畢竟會出版自傳或回憶錄的幾乎都是在各行各業擁有卓越成就的人,他們與現在的我實有極大差異,當然無法從中獲取共鳴或感動;又,名不見經傳的平民百姓寫自傳,有何樂趣可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我對自傳或回憶錄提不起興趣,那就是多為代筆所著。經過專業人士修飾、編排過的人生經歷到底還存在多少真實性?這些沒有真實性的作品誠如《獵殺幽靈寫手》的「我」所歸類的「爛書」,其閱讀價值有待商榷。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370_m  

在網路普及的年代,人們的生活無不與之息息相關,甚至成為聊天、聯繫情感的主要工具之一,網路聊天室便隨應運而生。在這虛擬世界構築成的環境中,人們企圖從中建立真實的情感──包括友情、愛情等──為寂寞、空虛的心靈找尋一絲溫暖的慰藉。然而,人心隔肚皮,更遑論是隔著由看不見的訊號組成的複雜網絡,虛擬世界中的情感到底有幾分真實性,讓人不禁懷疑。對於拍攝恐怖片起家,以《七夜怪談》(リング,1998)成功打響名號,讓電視和錄影帶蒙上一層鬼影的中田秀夫來說,這樣的題材無疑能引起極大的興趣。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3266_m  

【零】
為了紀念坎城影展六十週年,包括北野武、拉斯馮提爾、張藝謀、侯孝賢、艾騰伊格言等,來自世界各地的三十三位導演,以「電影院」為發想創作出三分鐘的短片。內容風格迥異,有的帶著黑色幽默、有的傳達出懷舊鄉愁、有的向其他電影大師致敬,如此以「三分鐘的電影院」為限制發展出無限延伸的時間及空間。三分鐘原來可以精采無限。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3694_m  

人的一生中總是不斷地做選擇,晚餐要吃什麼、要看什麼電影、出門該穿什麼,種種的大小事在有意無意間逼迫著我們去選擇。然而,以為自己可以不做選擇,卻不知道連「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這個可怕的必然性緊緊地伴隨每天的生活。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322_m

《房間》是一本很特別的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名遭囚禁7年的少女和她的小孩傑克如何相依相存,並想盡辦法逃離凶手魔掌,最後學習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就題材而言,這樣的內容算不上新鮮,但是作者愛瑪.唐納修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以5歲的傑克作為第一人稱自述──來呈現,讓故事不局限於犯罪案件本身,更擴大到其他議題,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當中,最令我感到趣味盎然的便是「房間」元素的運用。

很多人被各種各樣的方式關起來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135_m

2004年,芥川賞(獎勵以純文學為主的作家)作家高樹信子(高樹のぶ子,1946-)以自己的少女時代為主角的雛形,出版了《旋毛新子》(マイマイ新子,2004)這部半自傳性的小說。2009年,片渕須直導演將這部小說以動畫的形式改編成電影《新子與千年魔法》,卻因票房不佳草草下片,重新調整場次增加晚場時段再度上映後,竟然造成廣大的迴響,加上初次上映的映期,連續熱映將近四個月。除此之外,更成為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特選電影。到底《新子與千年魔法》有什麼魔法,能變出這些傲人的佳績呢?

從片名來看,這部電影明顯是以小學三年級女生新子為主軸發展。新子從小生長在山口縣防府市,是個擁有一望無際的翠綠麥田的純樸聚落。新子的前額上也有一個頭漩,因此總是翹著一撮頭髮。這撮頭髮如同天線般不經意地攫取到一些想法,成為新子豐富想像力的泉源。此外,這部電影還有另一位主要角色,那就是從東京搬來的貴伊子。這兩位小女孩不僅在生活背景、外表裝扮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個性上也是一動一靜,卻因為互補關係而成為要好的朋友。《新子與千年魔法》就是建立在新子和貴伊子之間的友誼,以及新子那無盡奔馳的想像力上,共同交織出一部單純又美好的動人作品。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223_m  

科技日益進步的現代,縱使人類早已能突破空間的限制,利用機器脫離重力的牽引飛向天際和外太空,卻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任意徜徉過去或未來,僅能隨著時間洪流一分一秒向前邁進。幸而,我們的能力有限,但大腦是無限的,我們依舊能夠藉由豐富的想像力讓自己穿梭於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中。於是乎,「時間旅行」(Time travel)成為文學或電影等創作媒材裡最常出現的元素。其中,最著名的科幻經典莫過於英國作家H. G. 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的《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此後,不乏有直接改編或受影響的作品出現,菲利士.帕爾馬的《時空旅行社》即為一例。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7394423_m  

我以為,催眠是一種游移於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行為:科學的部分在催眠運用於創傷症候群等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療,非科學的部分則來自於綜藝節目裡近似街頭戲法或魔術的娛樂表演,坦白說後者給我的印象更為強烈。在亞力山大.安多利和亞莉珊卓拉.柯艾盧.安多利夫妻倆以拉許.克卜勒為筆名共同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催眠》裡,主角之一的艾瑞克即為催眠師,他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協助警方偵辦一樁慘絕人寰的多屍命案,然而正如我對催眠的兩極看法,艾瑞克的行為也引起社會及媒體的關注,隨之而來的是,過往那不堪回首的記憶緊緊纏住現在的生活,也讓他的兒子陷入危險當中。

文章標籤

開到荼蘼花事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