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總是不斷地做選擇,晚餐要吃什麼、要看什麼電影、出門該穿什麼,種種的大小事在有意無意間逼迫著我們去選擇。然而,以為自己可以不做選擇,卻不知道連「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這個可怕的必然性緊緊地伴隨每天的生活。
人的一生中總是不斷地做選擇,晚餐要吃什麼、要看什麼電影、出門該穿什麼,種種的大小事在有意無意間逼迫著我們去選擇。然而,以為自己可以不做選擇,卻不知道連「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這個可怕的必然性緊緊地伴隨每天的生活。
《房間》是一本很特別的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名遭囚禁7年的少女和她的小孩傑克如何相依相存,並想盡辦法逃離凶手魔掌,最後學習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就題材而言,這樣的內容算不上新鮮,但是作者愛瑪.唐納修選擇一個獨特的視角──以5歲的傑克作為第一人稱自述──來呈現,讓故事不局限於犯罪案件本身,更擴大到其他議題,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當中,最令我感到趣味盎然的便是「房間」元素的運用。
很多人被各種各樣的方式關起來
2004年,芥川賞(獎勵以純文學為主的作家)作家高樹信子(高樹のぶ子,1946-)以自己的少女時代為主角的雛形,出版了《旋毛新子》(マイマイ新子,2004)這部半自傳性的小說。2009年,片渕須直導演將這部小說以動畫的形式改編成電影《新子與千年魔法》,卻因票房不佳草草下片,重新調整場次增加晚場時段再度上映後,竟然造成廣大的迴響,加上初次上映的映期,連續熱映將近四個月。除此之外,更成為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特選電影。到底《新子與千年魔法》有什麼魔法,能變出這些傲人的佳績呢?
從片名來看,這部電影明顯是以小學三年級女生新子為主軸發展。新子從小生長在山口縣防府市,是個擁有一望無際的翠綠麥田的純樸聚落。新子的前額上也有一個頭漩,因此總是翹著一撮頭髮。這撮頭髮如同天線般不經意地攫取到一些想法,成為新子豐富想像力的泉源。此外,這部電影還有另一位主要角色,那就是從東京搬來的貴伊子。這兩位小女孩不僅在生活背景、外表裝扮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個性上也是一動一靜,卻因為互補關係而成為要好的朋友。《新子與千年魔法》就是建立在新子和貴伊子之間的友誼,以及新子那無盡奔馳的想像力上,共同交織出一部單純又美好的動人作品。
科技日益進步的現代,縱使人類早已能突破空間的限制,利用機器脫離重力的牽引飛向天際和外太空,卻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任意徜徉過去或未來,僅能隨著時間洪流一分一秒向前邁進。幸而,我們的能力有限,但大腦是無限的,我們依舊能夠藉由豐富的想像力讓自己穿梭於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中。於是乎,「時間旅行」(Time travel)成為文學或電影等創作媒材裡最常出現的元素。其中,最著名的科幻經典莫過於英國作家H. G. 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的《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此後,不乏有直接改編或受影響的作品出現,菲利士.帕爾馬的《時空旅行社》即為一例。
我以為,催眠是一種游移於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行為:科學的部分在催眠運用於創傷症候群等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療,非科學的部分則來自於綜藝節目裡近似街頭戲法或魔術的娛樂表演,坦白說後者給我的印象更為強烈。在亞力山大.安多利和亞莉珊卓拉.柯艾盧.安多利夫妻倆以拉許.克卜勒為筆名共同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催眠》裡,主角之一的艾瑞克即為催眠師,他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協助警方偵辦一樁慘絕人寰的多屍命案,然而正如我對催眠的兩極看法,艾瑞克的行為也引起社會及媒體的關注,隨之而來的是,過往那不堪回首的記憶緊緊纏住現在的生活,也讓他的兒子陷入危險當中。
總算等到史迪格.拉森的「千禧」系列第三部曲了!相信所有喜愛這一系列小說的讀者在拿到《直搗蜂窩的女孩》時,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畢竟上一集《玩火的女孩》居然結束在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方,讓人在闔上書本之後只有滿腹的錯愕和震驚:莉絲.莎蘭德到底怎麼了?史迪格.拉森弔足了讀者的胃口之後,第三集《直搗蜂窩的女孩》理所當然是以醫院作為開場:急診室裡的醫生和護士手忙腳亂地處理直升機送來的傷患,中年男子的臉上受重創,青少女包括頭部在內有多處槍傷,她就是莎蘭德。
轉眼間,從第一次接觸藤谷治的作品《行板‧莫札瑞拉起司!》(アンダンテ・モッツァレラ・チーズ,2003)至今已過約莫兩年的光陰,但是洋溢於書中的詭異、歡樂、輕鬆氛圍依舊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我便抱持著萬分期待的心情翻開《乘船吧!一:合奏與協奏》,希望能重拾當初閱讀時的那份愉悅。然而,開首的第一句就讓我察覺氣氛有些不對勁,藤谷治寫道:「那時的我已經不在了,所以我寫的是不存在的人。」如此正經八百,又帶點文藝腔的開場,彷彿藤谷治已不再是我所想的那位藤谷治。逐字閱讀下去,我才了解原來這本小說寫的是逝去的青春──以成人的角度回想那段曾經的瘋狂和美好。
藤谷治接著寫道:「成長這事並非我們特別積極的關係……大多數人都無法蛻變成真正的大人,就算到了三十歲、四十歲,依舊保有赤子之心,至少我就是這樣,無可避免地成了這樣的大人。」閱讀到這段文字,我不禁聯想到陳珊妮的最新專輯《I Love You, John》,在專輯的文案中提到:「我們是從幾歲開始不再關心流行音樂呢?幾歲開始不再參加搖滾演唱會?什麼時候開始討厭年輕人的裝扮和語彙?卻又希望自己看起來仍然像個年輕人。」此外,陳珊妮在介紹專輯時也曾解釋「John」其實正代表我們心中那位永遠長不大的小孩。成長,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管願不願意,孩提時代、青春期只會慢慢地離我們遠去,因此書中的主角津島智(或許可以視為作者藤谷治本人)選擇寫下這部作品,來好好面對那時的自己,同時也重新審視現在的自己。「那時的自己搞不好還待在某個地方吧!」綽號小智的津島智寫道。
「美奧這地方,有許多神秘未知之地。」美奧到底位在何處?又是否真實存在?我們無從得知。唯一可以確信的是,美奧確實十分神秘,不僅有罕見的植物大蛇花,也有許多介於人與非人之間的生物。一旦好奇心作祟,踏入其中,便會一步步深陷如夢似幻的虛實境地,裡面沒有空間和時間的概念,因為全被恒川光太郎徹底打亂,想全身而退,只得乖乖跟隨他的文字前進。《草祭》對我來說,就是這麼一本危險又充滿魅力的小說。
翻開書頁,恒川光太郎獨特的文字氣味隨即迎面襲來,一如前作《秋之牢獄》的氛圍,《草祭》同樣呈現出古樸、黏稠之感,猶如一潭積留已久,化進多少枯葉、殘枝、骸骨的靜水,遺世而獨立於幽暗密林中,直到恒川之筆的神力,終於化為〈獸原〉、〈屋頂猩猩〉、〈草的夢話〉、〈天化之屋〉和〈清晨的朧町〉再現於讀者眼前,並讓美奧這個神秘之地重見天日。
火車玩具是許多人兒時的最佳玩伴,特別對男孩而言更是如此;到了成人世界,火車不再只是單純的玩伴,其象徵的意義可能是離別,也可能是尋夢;有趣的是,恐怖電影中也經常出現火車這項元素,當然,正如我在〈《奪魂夜車》Night Train:人性試煉盒〉一文中所述:「火車在行駛時,門窗緊閉,加上高速和固定的鐵軌形成了近似「密室」的狀態。密閉的空間容易讓人感到窒息和壓迫感,同時也因為不可逃離而造成絕望的恐懼。」火車的意象在此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成為令人恐懼的對象。美國作家露絲瑪麗.威爾斯在著作《藍色彗星號》中──正如書名所示──同樣採用火車作為創作素材,講述小奧斯卡.歐吉維的成長、冒險故事,其中還融入他和父親之間的溫暖的親情。
模型火車和真實的火車
《鴨川荷爾摩》改編自日本作家萬城目學(万城目学,1976-)的同名小說。2006年,萬城目學憑藉著這本青春奇幻小說出道後,隨即獲得第4屆「Boiled Eggs」新人賞,也擁有不錯的口碑。自此之後,他的「關西三部曲」續作:《鹿男》(鹿男あをによし,2007)與《豐臣公主》(プリンセス・トヨトミ,2009),同樣成為備受矚目的暢銷作品,還入圍了以獎勵大眾小說為主的「直木賞」。不僅如此,包含《鴨川荷爾摩》在內,萬城目學的作品屢次被改編為連續劇、電影和舞台劇等,可說是近年來日本擁有超高人氣的作家之一。因此,身為書迷的我,當然很好奇《鴨川荷爾摩》被改編為電影之後,會呈現出怎樣的作品?